廚房排風
2016-12-14
作者:暖通老老的陳
問:公共廚房的通風怎么做?如果有外窗,是否必須做機械通風。
答:首先廚房的排風分為平時排風、炒菜時排風(排油煙)、消防排煙、事故排風、平時送風,炒菜時補風。
先看看規(guī)范怎么說的吧。
《飲食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 64-89》4.2.3廚房和飲食制作間的熱加工間機械通風的換氣量宜按熱平衡計算,計算排風量的65%通過排風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間的全面換氣排出35%。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 50736-2012》6.3.5公共廚房通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發(fā)熱量大且散發(fā)大量油煙和蒸汽的廚房設備應設排氣罩等局部機械排風設施;其他區(qū)域當自然通風達不到要求時,應設置機械通風;
2、采用機械排風的區(qū)域,當自然補風滿足不了要求時,應采用機械補風。廚房相對于其他區(qū)域應保持負壓,補風量應與排風量相匹配,且宜為排風量的80%~90%。嚴寒和寒冷地區(qū)宜對機械補風采取加熱措施;
3、產生油煙設備的排風應設置油煙凈化設施,其油煙排放濃度及凈化設備的最低去除效率不應低于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排風口的位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6.18條的規(guī)定;
4、廚房排油煙風道不應與防火排煙風道共用;
5、排風罩、排油煙風道及排風機設置安裝應便于油、水的收集和油污清理,且應采取防止油煙氣味外溢的措施。
《飲食業(yè)環(huán)境保護技術規(guī)范HJ554-2010》6.2.2經油煙凈化后的油煙排放口與周邊環(huán)境敏感目標距離不應小于20m;經油煙凈化和除異味處理后的油煙排放口與周邊敏感環(huán)境敏感目標的距離不應小于10m。6.2.3飲食業(yè)單位所在建筑物高度小于等于15m時,油煙排放口應高出屋頂;建筑物高度大于15m時,油煙排放口高度應大于15m。
《北京市建筑設計技術細則》(設備專業(yè))17.2.5 廚房全面排風宜根據(jù)下列原則設計:
1、廚房機械通風的總排風量, 不宜小于按式(17.1.5)進行熱平衡計算確定的數(shù)值。廚房設備的散熱量應由工藝設備提出或參考有關資料;用室外新風直接補風時夏季室內計算溫度宜取35℃, 向室內送冷風時宜取31~32℃。
2、當通過熱平衡計算得出的排風量大于排氣罩的排風量時, 差額部分應由全面排氣設備排出;小于爐灶排氣罩的排風量時, 總排風量應按二者較大值確定, 并可另外設置全面排風設備在爐灶排風未運行時使用, 但不計入總換氣量。
3、全面排風設備的排氣量不宜小于每小時5次換氣量。
綜上,我們這邊目前常規(guī)做法是:
平時排風,按每小時5次換氣量設計。
排油煙,按熱灶區(qū)的排煙罩計算或者按每小時40~60次換氣量預估。
事故排風,按每小時12次換氣設計。(不使用燃氣的廚房,無此項)
排煙,如果不滿足自然排煙條件的,按每平米60m3/h計算。(面積大時按規(guī)定劃分防煙分區(qū),排煙風機負擔兩個及以上防煙分區(qū)時按最大防煙分區(qū)每平米120m3/h計算。)
平時送風,按排風量的80%~90%,如果廚房與餐廳相鄰,送入餐廳的新風量可作為廚房自然補風的一部分,如果不夠再增加一部分送風。
炒菜時補風,按排油煙量的80%~90%,冬季要做加熱處理,夏季有條件時冷卻處理,檔次不高時,直接送室外新風。
至于如果有外窗是否還要機械通風,我個人認為,雖然規(guī)范上說可以自然通風,但是一般廚房環(huán)境差,雜物多,味道大,如果有條件,我還是會盡量做機械通風。
答:首先廚房的排風分為平時排風、炒菜時排風(排油煙)、消防排煙、事故排風、平時送風,炒菜時補風。
先看看規(guī)范怎么說的吧。
《飲食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 64-89》4.2.3廚房和飲食制作間的熱加工間機械通風的換氣量宜按熱平衡計算,計算排風量的65%通過排風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間的全面換氣排出35%。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 50736-2012》6.3.5公共廚房通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發(fā)熱量大且散發(fā)大量油煙和蒸汽的廚房設備應設排氣罩等局部機械排風設施;其他區(qū)域當自然通風達不到要求時,應設置機械通風;
2、采用機械排風的區(qū)域,當自然補風滿足不了要求時,應采用機械補風。廚房相對于其他區(qū)域應保持負壓,補風量應與排風量相匹配,且宜為排風量的80%~90%。嚴寒和寒冷地區(qū)宜對機械補風采取加熱措施;
3、產生油煙設備的排風應設置油煙凈化設施,其油煙排放濃度及凈化設備的最低去除效率不應低于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排風口的位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6.18條的規(guī)定;
4、廚房排油煙風道不應與防火排煙風道共用;
5、排風罩、排油煙風道及排風機設置安裝應便于油、水的收集和油污清理,且應采取防止油煙氣味外溢的措施。
《飲食業(yè)環(huán)境保護技術規(guī)范HJ554-2010》6.2.2經油煙凈化后的油煙排放口與周邊環(huán)境敏感目標距離不應小于20m;經油煙凈化和除異味處理后的油煙排放口與周邊敏感環(huán)境敏感目標的距離不應小于10m。6.2.3飲食業(yè)單位所在建筑物高度小于等于15m時,油煙排放口應高出屋頂;建筑物高度大于15m時,油煙排放口高度應大于15m。
《北京市建筑設計技術細則》(設備專業(yè))17.2.5 廚房全面排風宜根據(jù)下列原則設計:
1、廚房機械通風的總排風量, 不宜小于按式(17.1.5)進行熱平衡計算確定的數(shù)值。廚房設備的散熱量應由工藝設備提出或參考有關資料;用室外新風直接補風時夏季室內計算溫度宜取35℃, 向室內送冷風時宜取31~32℃。
2、當通過熱平衡計算得出的排風量大于排氣罩的排風量時, 差額部分應由全面排氣設備排出;小于爐灶排氣罩的排風量時, 總排風量應按二者較大值確定, 并可另外設置全面排風設備在爐灶排風未運行時使用, 但不計入總換氣量。
3、全面排風設備的排氣量不宜小于每小時5次換氣量。
綜上,我們這邊目前常規(guī)做法是:
平時排風,按每小時5次換氣量設計。
排油煙,按熱灶區(qū)的排煙罩計算或者按每小時40~60次換氣量預估。
事故排風,按每小時12次換氣設計。(不使用燃氣的廚房,無此項)
排煙,如果不滿足自然排煙條件的,按每平米60m3/h計算。(面積大時按規(guī)定劃分防煙分區(qū),排煙風機負擔兩個及以上防煙分區(qū)時按最大防煙分區(qū)每平米120m3/h計算。)
平時送風,按排風量的80%~90%,如果廚房與餐廳相鄰,送入餐廳的新風量可作為廚房自然補風的一部分,如果不夠再增加一部分送風。
炒菜時補風,按排油煙量的80%~90%,冬季要做加熱處理,夏季有條件時冷卻處理,檔次不高時,直接送室外新風。
至于如果有外窗是否還要機械通風,我個人認為,雖然規(guī)范上說可以自然通風,但是一般廚房環(huán)境差,雜物多,味道大,如果有條件,我還是會盡量做機械通風。
熱門資源
更多>
-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CECS 122:2001
- 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 GB/T 12771-2008
- 油氣管道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標準[附條文說明] GB/T 50644-2011
- 冷熱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統(tǒng) 第3部分:管件 GB/T 18742.3-2017
- 給水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CECS 181:2005
- 給水排水工程埋地鑄鐵管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程 CECS 142:2002
- 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wèi)生要求 GB/T 17226-2017
-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176-2016
- 民用建筑太陽能空調工程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787-2012
- 油氣輸送管道跨越工程設計標準[附條文說明] GB/T 50459-2017
- 蓄能空調工程技術標準[附條文說明] JGJ 158-2018
- 鍋爐房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041-2008
- 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495-2009
- 鑄鐵供暖散熱器 GB/T 19913-2018
- 公共建筑節(jié)能改造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JGJ 176-2009
- 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 GB/T 4272-2008
- 醫(yī)院中央空調系統(tǒng)運行管理 WS 488-2016
- 冷熱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統(tǒng) 第2部分:管材 GB/T 18742.2-2017
- 公共建筑節(jié)能檢測標準[附條文說明] JGJ/T 177-2009
- 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技術標準[附條文說明] CJJ 6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