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鋼筋混凝土主廠房結構布置和構造要求7、2,1、主廠房的結構布置。應與工藝專業(yè)統(tǒng)一規(guī)劃。平面和豎向布置宜規(guī)則.均勻,對稱。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備宜采用低位布置.減輕工藝荷載 隔墻和圍護結構宜采用輕質材料、降低結構自重 降低建。構.筑物的高度和重心,2,框架的平面布置,應控制局部凹凸變化、對常規(guī)布置的主廠房結構,不宜采用集中控制樓插入主廠房框架的平面布置、不應采用局部單排架布置。當需要采用時宜按實際需要增設防震縫。3,不宜采用較長的懸臂構件、不應在懸臂結構,鍋爐與主廠房之間可滑動的平臺上布置重型設備 4.不宜采用錯層和側向剛度突變的結構。5。結構體系宜有多道設防,合理布置抗側力構件.使結構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宜接近,7。2,2,主廠房結構的防震縫、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主廠房主體結構與汽機基座之間應設防震縫.2,主廠房主體結構與鍋爐爐架,加熱器平臺、運煤棧橋和結構類型不同的毗連建.構.筑物宜設防震縫。3,列入同一計算簡圖的建。構。筑物可不設防震縫 但應保證結構的整體工作性 4、防震縫不宜加大距離作其他用途.5 鋼結構建.構,筑物,軟弱地基上主廠房的防震縫寬度宜適當加大、7、2,3.當不同體系之間的連接走道不能采用防震縫分開時,應采用一端簡支一端滑動。7.2、4.主廠房外側柱列的抗震措施,可根據(jù)結構布置,設防烈度.場地條件.荷載大小等因素,選擇框架結構或框架、抗震支撐體系 當外側柱列設置支撐時、宜采用交叉形式的鋼支撐。當有吊車或抗震設防烈度8度.9度時.宜在廠房單元兩端增設上柱支撐,7,2,5、抗震墻或抗震支撐宜集中布置在每一柱列伸縮縫區(qū)段的中部、使結構的剛度中心接近質量中心,并宜在框架柱列上對稱布置.7。2.6.抗震墻或抗震支撐應沿全高設置、沿高度方向不宜出現(xiàn)剛度突變.7,2、7.框架結構的圍護墻和隔墻應優(yōu)先采用輕質墻或與柱柔性連接的墻板。當抗震設防烈度8,度 9、度時墻體應有滿足層間變位的變形能力 外墻板的連接件應具有足夠的延性和適當?shù)霓D動能力,7、2 8、屋蓋結構應為自重輕,重心低.整體性強的結構、屋架和柱頂、屋面板與屋架,支撐和主體結構 屋架、之間的連接應牢固.各連接處均應使屋蓋系統(tǒng)抗震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并不應采用無端屋架或屋面梁的山墻承重方案.7,2.9、汽機房屋面應采用有檁輕型屋蓋體系.屋蓋承重結構可采用鋼屋架、當汽機房跨度不大于30m時 可采用實腹鋼梁、屋面宜采用壓型鋼板和其他輕型材料,7。2 10.屋蓋的抗震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屋架、或鋼梁,與柱頂?shù)倪B接.抗震設防烈度8、度及以下時宜采用螺栓、抗震設防烈度9度時宜采用鋼板鉸,當屋架.或鋼梁,與支座采用螺栓連接時.安裝完畢后應將螺桿與螺帽焊牢,屋架。或鋼梁,端部支承墊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mm。2.有檁屋蓋的檁條應與屋架、鋼梁,焊牢、應有足夠的支承長度、當采用雙脊檁時,應在跨度1.3處相互拉結 輕型屋蓋的壓型鋼板應與檁條可靠拉結.7,2.11,當主廠房采用框排架結構時,汽機房屋蓋支撐系統(tǒng)的設置和承重結構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除了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外,還應采取加強措施,7 2,12 山墻抗風柱的柱頂,應與端屋架的上弦.或屋面梁的上翼緣,有可靠連接,連接部位應位于上弦橫向支撐與屋架,屋面梁,的連接節(jié)點處,位置不符合時應在支撐中增設次腹桿.將山墻頂部的水平地震作用傳至節(jié)點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