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建筑結構體系4,2,1 建筑組合結構體系分析計算模型應模擬不同材料.構件或體系進行組合時協(xié)同受力的特征,對于采用組合樓蓋體系的結構 應將混凝土樓板和鋼梁視為共同受力的組合梁板體系,其中組合框架主梁應同時考慮豎向荷載 水平地震作用和水平風荷載等作用下樓板與鋼梁之間的組合效應 4、2.2.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應進行多遇地震下的彈性變形驗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彈塑性變形驗算,并應符合表4,2,2的規(guī)定、4、2,3.組合構件的混凝土裂縫寬度應分別按荷載標準組合和準永久組合 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進行計算,室內(nèi)干燥環(huán)境下最大受力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3mm、其他情況最大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4,2 4,對于高度大于150m的組合結構高層建筑應滿足風振舒適度要求.在10年一遇的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結構頂點的順風向和橫風向振動最大加速度限值應符合表4 2,4的規(guī)定、4,2,5、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對振動舒適度有要求的鋼、混凝土組合樓蓋結構 應進行豎向動力響應驗算。動力響應限值應采用基于人體振感舒適度的控制指標。4.2,6,鋼,混凝土組合梁。組合樓板使用階段的撓度應分別按荷載標準組合和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進行計算,其計算值不應大于表4,2、6規(guī)定的限值.型鋼混凝土梁使用階段的撓度計算值不應大于鋼筋混凝土梁的撓度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