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規(guī)定2 0,1,混凝土結構工程應確定其結構設計工作年限,結構安全等級 抗震設防類別、結構上的作用和作用組合,應進行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和耐久性設計。并應符合工程的功能和結構性能要求.2 0,2 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選用應滿足工程結構的承載力,剛度及耐久性需求,對設計工作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對設計工作年限大于50年的混凝土結構,結構混凝土的最低強度等級應比下列規(guī)定提高,1 素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預應力混凝土樓板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其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鋼 混凝土組合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2、承受重復荷載作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3,抗震等級不低于二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 4。采用500MPa及以上等級鋼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2、0,3、混凝土結構用普通鋼筋 預應力筋應具有符合工程結構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需求的強度和延伸率.2 0.4 混凝土結構用普通鋼筋.預應力筋及結構混凝土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95,的保證率。其強度設計值取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結構混凝土強度設計值應按其強度標準值除以材料分項系數(shù)確定 且材料分項系數(shù)取值不應小于1。4。2 普通鋼筋、預應力筋的強度設計值應按其強度標準值分別除以普通鋼筋。預應力筋材料分項系數(shù)確定 普通鋼筋.預應力筋的材料分項系數(shù)應根據(jù)工程結構的可靠性要求綜合考慮鋼筋的力學性能.工藝性能,表面形狀等因素確定,3。普通鋼筋材料分項系數(shù)取值不應小于1 1,預應力筋材料分項系數(shù)取值不應小于1.2。2,0 5 混凝土結構應根據(jù)結構的用途、結構暴露的環(huán)境和結構設計工作年限采取保障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能的措施、2.0.6,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應采取保證鋼筋,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材料在各種工況下協(xié)同工作性能的設計和施工措施,2。0.7。結構混凝土應進行配合比設計。并應采取保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措施,2.0,8、混凝土結構應從設計、材料.施工,維護各環(huán)節(jié)采取控制混凝土裂縫的措施 混凝土構件受力裂縫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不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混凝土構件,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控制混凝土截面不產(chǎn)生拉應力或控制最大拉應力不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2.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混凝土構件.應根據(jù)構件類別與環(huán)境類別控制受力裂縫寬度、使其不致影響設計工作年限內(nèi)的結構受力性能 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 2、0,9,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最小截面尺寸應滿足結構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計算要求,并應滿足結構耐久性,防水。防火、配筋構造及混凝土澆筑施工要求。2、0,10?;炷两Y構中的普通鋼筋.預應力筋應設置混凝土保護層,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滿足普通鋼筋,有粘結預應力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要求 2,滿足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能及防火性能要求.3、不應小于普通鋼筋的公稱直徑.且不應小于15mm,2、0 11,當施工中進行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鋼筋,預應力筋代換時,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的構件承載能力,正常使用,配筋構造及耐久性能要求,并應取得設計變更文件、2。0,12 進行混凝土結構加固 改造時、應考慮既有混凝土結構,結構構件的實際幾何尺寸 材料強度,配筋狀況,連接構造,既有缺陷,耐久性退化等影響因素進行結構設計 并應考慮既有結構與新設混凝土結構、既有結構構件與新設混凝土結構構件、既有混凝土與后澆混凝土組合構件的協(xié)同工作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