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監(jiān)控、分,中心4。4 1.機架,機柜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有困難時可根據電纜地槽和接線盒位置做適當調整 2.機架、機柜的底座應與地面固定。3、安裝應豎直平穩(wěn)。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4.幾個機架或機柜并排在一起 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并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兩個機架或機柜中間縫隙不得大于3mm 對于相互有一定間隔而排成一列的設備、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5,機架或機柜內的設備、部件的安裝 應在機架或機柜定位完畢并加固后進行.安裝在機架或機柜內的設備應牢固。端正,6。機架或機柜上的固定螺絲 墊片和彈簧墊圈均應按要求緊固,不得遺漏.4,4,2 控制臺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控制臺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2。控制臺應安放豎直,臺面水平.3、附件應完整、無損傷 螺絲緊固,臺面整潔無劃痕,4,臺內接插件和設備接觸應可靠、安裝應牢固.內部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無扭曲脫落現象.4。4、3。監(jiān)控,分。中心內電纜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采用地槽或墻槽時 電纜應從機架、機柜和控制臺底部引入,將電纜順著所盤方向理直.按電纜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內。拐彎處應符合電纜曲率半徑要求 2。電纜離開機架,機柜和控制臺時、應在距起彎點10mm處成捆空綁,根據電纜的數量應每隔100mm、200mm空綁一次,3.采用架槽時、架槽宜每隔一定距離留出線口。電纜由出線口從機架 機柜上方引入,在引入機架.機柜時 應成捆綁扎,4,采用電纜走道時,電纜應從機架,機柜上方引入.并應在每個梯鐵上進行綁扎、5.采用活動地板時。電纜在地板下宜有序布放、并應順直無扭絞 在引入機架,機柜和控制臺處還應成捆綁扎 4.4。4、在敷設的電纜兩端應留適度余量,并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4 4,5,引入 引出房屋的電、光,纜、在出入口處應加裝防水套,向上引入 引出的電.光,纜 在出入口處還應做滴水彎 其彎度不得小于電 光,纜的最小彎曲半徑.電。光,纜沿墻自上 下引入.引出時應設支持物.電.光、纜應固定、綁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間隔距離不宜大于1m,4.4,6。監(jiān)控、分 中心內的光纜在電纜走道上敷設時.光端機上的光纜宜預留10m、余纜盤成圈后應妥善放置 光纜至光端機的光纖連接器的耦合工藝,應嚴格按有關要求進行。4,4,7 計算機與存儲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備宜安裝在專用機架和機箱內.或嵌入操作臺中。2.設備操作面板前的空間不得小于0,1m、設備四周的空間間隙應保證良好的通風或散熱,3 設備連接端口用于插接線纜的空間不得小于0,2m,4 設備之間的信號線、控制線的連接應正確無誤.5 應根據設計要求。對計算機和設備的硬盤空間進行分區(qū),并安裝相應的操作系統(tǒng).控制和管理軟件。6。應根據設計要求對軟件系統(tǒng)進行配置。系統(tǒng)功能應完整,7。網絡附屬存儲、NAS、存儲域網絡。SAN,系統(tǒng)或其他存儲設備安裝時。應滿足承重 散熱,通風等要求,4。4,8,監(jiān)視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監(jiān)視器的安裝位置應使屏幕不受外來光直射,如不能避免時,應加遮光罩遮擋。2。監(jiān)視器可裝設在固定的機架和柜上.也可裝設在控制臺操作柜上,應滿足承重.散熱、通風等要求、3、監(jiān)視器的外部可調節(jié)部分,應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并可加保護蓋、4、監(jiān)視器的板卡、接頭等部位的連接應緊密.牢靠、4,4、9.系統(tǒng)的調整與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設備與線纜安裝,連接完成后。應聯調系統(tǒng)功能 2.聯調中應記錄測試環(huán)境,技術條件 測試結果,3,聯調各項硬 軟件技術指標、功能的完整性、可用性,4。應測試與其他系統(tǒng)的聯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