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地面荷載計算C 2、1 地面荷載根據其支承面的數量 間距及幾何形狀,可分別按單個圓形荷載 單個當量圓形荷載 多個荷載和等效荷載計算.C、2,2.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按單個圓形荷載計算。1 只有一個支承面.其幾何形狀為圓形時,2.有若干支承面。其幾何形狀為圓形且各支承面中心不在荷載區(qū)域內時,C。2 3。當量圓形荷載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荷載支承面 宜為近似圓形 2,荷載支承面為矩形時,其長寬比應小于2,3,當量圓半徑、可按下式計算.式中 r、當量圓半徑.mm A,荷載支承面面積、mm2,C,2.4 多個荷載與等效荷載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單個等效荷載應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個當量圓形荷載的等效值.并可根據極限承載能力的等值要求按下式計算確定,式中 Soi。計算中心的荷載區(qū)域內任一當量圓形單個等效荷載.kN,m2。So、位于多個荷載計算中心最不利荷載。kN.m2。ho、位于多個荷載計算中心最不利荷載作用下的墊層厚度,mm,hi,位于任一荷載計算中心最不利荷載作用下的墊層厚度.mm.2.當荷載支承面為長寬比大于或等于2的矩形或復雜的幾何形狀時 可按面積相等、形狀相似將其劃分成若干個荷載計算單元 并可分別按當量圓形荷載計算。3,荷載當量圓半徑 不應大于混凝土墊層的相對剛度半徑。4。當支承面為線形時,其支承面計算寬度按相對剛度半徑的1,10確定、5,最不利荷載,應為荷載區(qū)域內最大的單個等效荷載.6、組合等效荷載應為荷載區(qū)域內各單個等效荷載的總和、并可按下式計算。式中、SoS,位于多個荷載計算中心的組合等效荷載、kN.m2,aoi.荷載影響角、C、2。5,圓形或當量圓形荷載計算半徑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面層為現澆細石混凝土或混凝土墊層兼面層時 應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rj。圓形或當量圓形荷載計算半徑 mm、r.圓形荷載支承面的半徑或當量圓半徑。mm 2,面層與墊層不能共同受力的其他類型的面層,應符合下式要求,式中 h 墊層以上各構造層的總厚度,mm、C,2、6 荷載設計值.可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荷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式中,S 荷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kN,m2.GK 永久荷載的標準值.kN m2。QKi,可變荷載的標準值,kN、m2,γG,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2。γQi 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取1,4.CG,CQi,分別為荷載效應系數.均取1、0,φCi,搬運或裝卸以及車輪起.剎車的動力系數。宜取1。1。1.2 2。荷載短期組合的設計值Ss,式中 Ss.荷載短期組合的設計值,kN、m2,C.2。7,臨界荷載區(qū)域、應選擇縮縫為平頭縫構造的板角等最不利荷載作用的部位,C,2。8,荷載區(qū)域半徑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Romax,荷載區(qū)域半徑,mm.C.2,9,臨界荷載區(qū)域應按最不利荷載作用于板角時 由夾角為90.的荷載區(qū)域半徑所形成的1,4圓形區(qū)域確定,圖C 2 9.a,板中荷載區(qū)域應按以最不利荷載作用處為圓心 荷載區(qū)域半徑所形成的圓形區(qū)域確定 圖C、2,9 b 圖C,2、9。荷載區(qū)域Romax、荷載區(qū)域半徑 mm,So 位于多個荷載計算中心最不利荷載。kN。m2,Si、位于荷載區(qū)域內的任一當量圓形荷載 kN、m2,Si、1一位于荷載區(qū)域內的任一當量圓形荷載,kN,m2。Ri。So至Si的距離,mm C 2,10,荷載影響角,圖C.2.10,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圖C.2.10,荷載影響角示意Romax,荷載區(qū)域半徑,mm,So、位于多個荷載計算中心最不利荷載 kN m2.Si、位于荷載區(qū)域內的任一當量圓形荷載,kN.m2,aoi,荷載影響角.Roi So至Si的距離,mm。式中。Roi So至Si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