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規(guī)定3,0 1 砌體結構工程所用的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型式檢驗報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塊體、水泥,鋼筋 外加劑尚應有材料主要性能的進場復驗報告,并應符合設計要求、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3,0,2.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前,應編制砌體結構工程施工方案,3、0.3.砌體結構的標高。軸線、應引自基準控制點 3,0 4 砌筑基礎前 應校核放線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0。4的規(guī)定.3、0,5,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中的模板應拆除干凈。不得夾有砂漿。塊體及碎渣等雜物,3、0、6,砌筑順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并應由高處向低處搭砌.當設計無要求時、搭接長度L不應小于基礎底的高差H 搭接長度范圍內下層基礎應擴大砌筑 圖3.0,6 2、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按規(guī)定留槎 接槎、3。0,7.砌筑墻體應設置皮數桿.3,0.8,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凈寬度不應超過1m,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地區(qū)建筑物的臨時施工洞口位置,應會同設計單位確定 臨時施工洞口應做好補砌 3、0.9、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1、120mm厚墻 清水墻.料石墻 獨立柱和附墻柱.2,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3、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4、門窗洞口兩側石砌體300mm.其他砌體200mm范圍內。轉角處石砌體600mm、其他砌體450mm范圍內 5,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6、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7,輕質墻體,8。夾心復合墻外葉墻,3,0、10,腳手眼補砌時、應清除腳手眼內掉落的砂漿 灰塵,腳手眼處磚及填塞用磚應濕潤、并應填實砂漿、3。0,11。設計要求的洞口、溝槽,管道應于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 未經設計同意.不得打鑿墻體和在墻體上開鑿水平溝槽 寬度超過300m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不應在截面長邊小于500m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埋設管線 3。0。12 尚未施工樓面或屋面的墻或柱 其抗風允許自由高度不得超過表3。0,12的規(guī)定,如超過表中限值時.必須采用臨時支撐等有效措施 3.0.13、砌筑完基礎或每一樓層后、應校核砌體的軸線和標高,在允許偏差范圍內、軸線偏差可在基礎頂面或樓面上校正 標高偏差宜通過調整上部砌體灰縫厚度校正 3,0。14,擱置預制梁 板的砌體頂面應平整。標高一致.3.0 15,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分為三級.并應按表3,0.15劃分、3、0、16、砌體結構中鋼筋,包括夾心復合墻內外葉墻間的拉結件或鋼筋、的防腐、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3.0,17 雨天不宜在露天砌筑墻體.對下雨當日砌筑的墻體應進行遮蓋,繼續(xù)施工時 應復核墻體的垂直度.如果垂直度超過允許偏差,應拆除重新砌筑.3 0 18,砌體施工時、樓面和屋面堆載不得超過樓板的允許荷載值,當施工層進料口處施工荷載較大時 樓板下宜采取臨時支撐措施,3。0 19 正常施工條件下、磚砌體,小砌塊砌體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 5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內。石砌體不宜超過1,2m 3,0。20、砌體結構工程檢驗批的劃分應同時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所用材料類型及同類型材料的強度等級相同。2.不超過250m3砌體 3,主體結構砌體一個樓層,基礎砌體可按一個樓層計,填充墻砌體量少時可多個樓層合并。3.0 21,砌體結構工程檢驗批驗收時 其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一般項目應有80,及以上的抽檢處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有允許偏差的項目、最大超差值為允許偏差值的1,5倍 3、0 22、砌體結構分項工程中檢驗批抽檢時.各抽檢項目的樣本最小容量除有特殊要求外,按不應小于5確定 3,0,23.在墻體砌筑過程中。當砌筑砂漿初凝后.塊體被撞動或需移動時.應將砂漿清除后再鋪漿砌筑,3、0 24、分項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A各相應記錄表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