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道路的平交與立交第3.4、1條。道路交叉口的豎向設計,視其復雜及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 本條僅列出常用的三種方法 第3、4、2條。路口改建中.會有新舊路面銜接的問題 本條介紹了一種簡單。清楚的表達方式 第3。4,3條,在高等級公路中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混凝土板面很難做成弧形.為保證相鄰板塊的銜接平順.標注板角的高程是必要的。兩角之間成直線狀、由于板塊高差較小 高程標注可采取簡略的省掉整數(shù)值的注寫方法,可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第3,4、4條,在立交工程中。一般非機動車道較機動車道坡度緩 因而設計縱斷面有兩條路面設計線、應分別繪出、為適應這一情況 本條規(guī)定、允許在測設數(shù)據(jù)表內(nèi)分別列出兩種車道的設計數(shù)據(jù)、第3 4、5條,表達立交工程各層結構之間的關系。目的是直觀地了解立交的各層通行凈空、第3.4,6條 立交工程的幾何線形設計是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為統(tǒng)一幾何線形平面示意圖的繪制而制訂本條,第3。4。7條.在互通立交縱斷面圖中.交叉道路較多。在圖紙適當位置繪制立交線形平面示意 目的是使圖紙內(nèi)容與整個工程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第3、4,8條。在簡單立交工程中 上層路面的變坡點往往與橋梁結構的中心在同一里程樁號上。若采取通常垂直引出線形式標注,可能產(chǎn)生干擾。為照顧縱斷面圖表達路線坡度為其主要內(nèi)容.構造物采用斜引出線標注是必要的,第3、4.9條。為簡單 清晰地表示立交各交叉道路的交通流向及交通量的情況。特制訂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