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地震作用計算3、4 1.建筑附屬機電設備進行抗震驗算時采用的功能系數(shù)可按表1和表2選用。表1 建筑非結構構件的功能系數(shù)表2、不同性能狀況下建筑非結構構件功能系數(shù)選取建議3,4,3 本條對于大于1。8kN的設備參照本規(guī)范第3,1、6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3。4 4.計算建筑附屬機電設備自振周期時,一般采用單質點模型凸對于支承條件復雜的機電設備、其計算模型應符合相關設備標準的要求,條文中建筑機電設備的重力大于所在樓層重力的10.時一般是指高位水箱.出屋面的大型塔架等。3,4 5、位置系數(shù),凡采用時程分析法補充計算的建筑 應按時程分析法計算結果調整頂點的取值,取頂部與底部地震絕對加速度反應的比值,對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甲類建筑和表3所列高度范圍的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應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下的補充計算,表3,采用時程分析法的房屋高度范圍3。4、7,樓面反應譜計算的基本方法是隨機振動法和時程分析法,當非結構構件的材料與主體結構體系相同時,可直接利用一般的時程分析軟件得到,當非結構構件的重力很大,或其材料阻尼特性與主體結構明顯不同 或在不同樓層上有支點,需采用能考慮這些因素的技術軟件進行計算,通常將建筑機電工程設施或構件簡化為支承于結構的單質點體系。對支座間有相對位移的建筑機電工程設施或構件則采用多支點體系 按相應方法計算,建筑機電工程設施或構件的樓面反應譜值 取決于設防烈度,場地條件.建筑機電工程設施或構件與結構體系之間的周期比.質量比和阻尼.以及建筑機電工程設施或構件在結構的支承位置.數(shù)量和連接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