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混合承重結構建筑5 8.1 本條明確鋼支撐,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樓、屋面等抗震隔板的剛度和整體性要求、鋼支撐的布局要求.鋼支撐框架的剛度屬性要求等。這些要求對于此類房屋的抗震性能至關重要.5,8、2 本條明確鋼支撐,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抗震等級 抗震等級是鋼支撐 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重要的設計參數(shù)??拐鸬燃壊煌?不僅計算時相應的內力調整系數(shù)不同、對配筋,配箍、軸壓比,剪壓比的構造要求也有所不同.體現(xiàn)了不同延性要求和區(qū)別對待的設計原則 本條綜合考慮設防烈度,設防類別。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給出抗震等級的基本規(guī)定、5,8、3 本條明確鋼支撐?;炷量蚣芙Y構房屋的內力調整原則和基本構造要求.鋼支撐,混凝土框架結構作為一種混合承重結構,其抗側力體系的工作機理具有明顯的特殊性、鋼支撐明確屬于第一道抗震防線.可能會較早進入屈服工作狀態(tài)。為了保障此類結構的地震安全、要求采用2種計算模型的較大地震作用進行設計與控制是十分必要的。5 8 4,本條明確大跨屋面建筑結構選型和布置的基本原則、絕大多數(shù)大跨屋面結構具有優(yōu)良的抗震性能、6、7度時.按非抗震滿應力設計確定構件截面結構,不僅可以滿足,小震不壞。小震彈性驗算。大多數(shù)情況甚至可以滿足,中震不壞、大震不倒,的設防水準也容易達到 8度時,地震作用雖會對中、大跨度,60m以上 屋面結構的構件截面設計起控制作用。但也并非起絕對控制作用 在中震作用下,結構雖會出現(xiàn)一定的塑性變形.但并不會對結構性能造成明顯影響、除屋面結構或下部結構布置非常不規(guī)則外,8度時屋面結構一般都容易滿足,大震不倒,的要求,因此,做好大跨屋面結構抗震設計的原則和措施并不復雜.確保結構地震作用分布合理。傳力途徑明確也是重要的原則、5,8,5 本條明確大跨屋面結構地震作用計算的基本原則,屋面結構自身的地震效應是與下部結構協(xié)同工作的結果、由于下部結構的豎向剛度一般較大,以往在屋面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計算時通常習慣于僅單獨以屋面結構作為分析模型、但研究表明,不考慮屋面結構與下部結構的協(xié)同工作,會對屋面結構的地震作用、特別是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產(chǎn)生顯著影響.甚至得出錯誤結果 即便在豎向地震作用計算時.當下部結構給屋面提供的豎向剛度較弱或分布不均勻時 僅按屋面結構模型所計算的結果也會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因此,考慮上下部結構的協(xié)同作用是屋面結構地震作用計算的基本原則.考慮上下部結構協(xié)同工作的最合理方法是按整體結構模型進行地震作用計算,因此對于不規(guī)則的結構 抗震計算應采用整體結構模型,當下部結構比較規(guī)則時。也可以采用一些簡化方法,譬如等效為支座彈性約束,來計入下部結構的影響、但是,這種簡化必須依據(jù)可靠且符合動力學原理。對于單向傳力體系,結構的抗側力構件通常是明確的。桁架構件抵抗其面內的水平地震作用和豎向地震作用,垂直桁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則由屋面支撐承擔。因此,可針對各向抗側力構件分別進行地震作用計算,除單向傳力體系外 一般屋面結構的構件難以明確劃分為沿某個方向的抗側力構件.即構件的地震效應往往是三向地震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其構件驗算應考慮三向,兩個水平向和豎向。地震作用效應的組合,為了準確計算結構的地震作用,也應該采用空間模型,這也是基本原則,5 8、6,本條明確大跨屋面建筑的內力調整原則,拉索是預張拉結構的重要構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應保證拉索不發(fā)生松弛而退出工作.在設防烈度下 也宜保證拉索在各地震作用參與的工況組合下不出現(xiàn)松弛 本條第1款中的關鍵桿件和關鍵節(jié)點、是指下列桿件和節(jié)點 1、對空間傳力體系 關鍵桿件系指支座臨近區(qū)域的弦桿和腹桿,支座臨近區(qū)域取與支座相鄰的2個區(qū) 網(wǎng),格和1,10跨度兩者的較小值,2,對于單向傳力體系,關鍵構件系指與支座直接相鄰節(jié)間的弦桿和腹桿,3.關鍵節(jié)點系指與關鍵構件連接的節(jié)點。5.8,7 本條明確大跨屋面結構的基本構造要求,支座節(jié)點往往是地震破壞的部位。也起到將地震作用傳遞給下部結構的重要作用,此外。支座節(jié)點在超過設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應有一定的抗變形能力,但對于水平可滑動的支座節(jié)點.較難得到保證,因此建議按設防烈度計算值作為可滑動支座的位移限值,確定支承面的大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限位措施確保不致滑移出支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