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鐵路線路安全 第十條、鐵路線路兩側應當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的范圍.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外側起向外的距離分別為.一,城市市區(qū)。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區(qū)居民居住區(qū).不少于10米、三,村鎮(zhèn)居民居住區(qū).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區(qū),不少于15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的具體范圍,由鐵路管理機構提出方案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和節(jié)約用地的原則劃定、鐵路用地能滿足前款要求的,由鐵路管理機構在鐵路用地范圍內劃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與公路建筑控制區(qū)、河道管理范圍或者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重疊的.由鐵路管理機構和公路管理機構,水行政主管部門協商后,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鐵路運輸企業(yè)應當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邊界設立標樁。并根據需要設置圍墻、柵欄等防護設施,企業(yè)或者單位內部的專用鐵路需要劃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的,參照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劃定,第十一條 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除必要的鐵路施工 作業(yè),搶險活動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建造建筑物 構筑物.二,取土、挖砂.挖溝 三 采空作業(yè),四。堆放、懸掛物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燒荒,放養(yǎng)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排污.排水,傾倒垃圾及其他有害物質.第十二條.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已有的建筑物 構筑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及鐵路管理機構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仍不能滿足安全要求的 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限期拆除。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的建筑物,構筑物的.應當依法給予合理補償,但是。拆除非法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的除外、第十三條,鐵路運輸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對鐵路線路進行經常性巡查和維護,對巡查中發(fā)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企業(yè)有關負責人。巡查及處理情況應當留存記錄,第十四條,鐵路線路及其鄰近的建筑物,構筑物、設備等,與機車車輛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設備除外 不得進入國家規(guī)定的鐵路建筑接近限界,進入鐵路建筑接近限界的,鐵路管理機構有權制止、拆除、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鐵路橋梁 含道路。鐵路兩用橋 下同。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圍內圍墾造田 抽取地下水,攔河筑壩。架設浮橋、及修建其他影響或者危害鐵路橋梁安全的設施,在前款規(guī)定的范圍內.確需進行圍墾造田。抽取地下水,攔河筑壩,架設浮橋等活動的,應當進行安全論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批準之前應當征求有關鐵路管理機構的意見 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鐵路橋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圍內采砂.一、橋長500米以上的鐵路橋梁 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二,橋長100米以上500米以下的鐵路橋梁,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三,橋長100米以下的鐵路橋梁,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有關部門依法在鐵路橋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劃定的禁采區(qū)大于前款規(guī)定的禁采范圍的.依照其劃定的禁采范圍執(zhí)行,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鐵路線路兩側距路堤坡腳,路塹坡頂.鐵路橋梁外側200米范圍內 或者鐵路車站及周圍200米范圍內。及鐵路隧道上方中心線兩側各200米范圍內,建造。設立生產、加工,儲存和銷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場所,倉庫.但是、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設立的為鐵路運輸工具補充燃料的設施及辦理危險貨物運輸的除外 第十八條 在鐵路線路兩側路堤坡腳,路塹坡頂,鐵路橋梁外側起各1000米范圍內 及在鐵路隧道上方中心線兩側各1000米范圍內、禁止從事采礦 采石及爆破作業(yè),在前款規(guī)定的范圍內、因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確需實施采石 爆破作業(yè)的.應當與鐵路運輸企業(yè)協商后。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第十九條。道路 鐵路兩用橋由所在地鐵路運輸企業(yè)和道路管理部門或者道路經營企業(yè)定期檢查。共同維護,保證道路,鐵路兩用橋處于安全的技術狀態(tài)、道路 鐵路兩用橋的墩 梁等共用部分的檢測 維修由鐵路運輸企業(yè)和道路管理部門或者道路經營企業(yè)共同負責、所需的費用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分擔、第二十條,鐵路的重要橋梁和隧道,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負責守衛(wèi) 第二十一條 在鐵路橋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進行疏浚作業(yè),影響鐵路橋梁安全的,應當進行安全技術評估、有關河道.航道管理部門在批準前應當征求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或者鐵路管理機構的意見。確認安全或者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后.依法進行疏浚作業(yè)、但進行河道,航道日常養(yǎng)護、疏浚作業(yè)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鐵路建設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第二十三條 跨越.穿越鐵路線路。站場,架設.鋪設橋梁.人行過道,管道,渡槽和電力線路,通信線路,油氣管線等設施、或者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架設。鋪設人行過道、管道,渡槽和電力線路。通信線路 油氣管線等設施,涉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沒有規(guī)定的 由建設工程項目單位與鐵路運輸企業(yè)協商 不得危及鐵路運輸安全 實施前款工程的施工單位應當遵守鐵路施工安全規(guī)范.不得影響鐵路行車安全及運輸設施安全 工程項目設計.施工作業(yè)方案應當通報鐵路運輸企業(yè).鐵路運輸企業(yè)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jiān)督,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已鋪設的油氣管線.及臨近電氣化鐵路鋪設的通信線路,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二十四條.船舶通過鐵路橋梁時,應當符合橋梁的通航凈空高度并嚴格遵守航行規(guī)則、橋區(qū)航標中的橋梁航標.橋柱標,橋梁水尺標由鐵路運輸企業(yè)負責設置、維護。水面航標由鐵路運輸企業(yè)負責設置、航道管理部門負責維護。所需維護費用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第二十五條,下穿鐵路橋梁,涵洞的道路。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設置車輛通過限高標志及限高防護架。城市道路的限高標志.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設置并維護。公路的限高標志,由公路管理部門設置并維護,限高防護架在鐵路橋梁 涵洞 道路建設時設置 由鐵路運輸企業(yè)負責維護 機動車通過下穿鐵路橋梁、涵洞的道路時。應當遵守限高 限寬規(guī)定 不得沖擊限高防護架。下穿鐵路的涵洞的管理單位負責涵洞的日常管理.維護,防止淤塞,積水,保證正常通行 第二十六條,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內的道路及路塹上的道路.道路管理部門或者道路經營企業(yè)應當設置防止車輛進入鐵路線路的安全防護設施并負責維護,跨越鐵路線路的道路橋梁,道路管理部門或者道路經營企業(yè)應當設置防止車輛及其他物體墜入鐵路線路的安全防護設施并負責維護 第二十七條 埋設 鋪設。架設鐵路信號,通信光,電,纜應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并接受國務院信息產業(yè)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鐵路運輸企業(yè),為鐵路運輸提供服務的電信企業(yè),應當加強對鐵路信號.通信光,電。纜的維護和管理。第二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 人行過道、應當向鐵路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按如下程序審批.城市內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由鐵路管理機構會同城市規(guī)劃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共同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城市外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由鐵路管理機構會同當地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共同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決定予以批準的,由鐵路管理機構發(fā)給批準文件。不予批準的,由鐵路管理機構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第二十九條。列車行駛速度達到國家規(guī)定標準時,新建,改建的鐵路與道路交叉的。應當設置立體交叉。道路交通流量、列車行駛速度達到國家規(guī)定標準時 新建.改建的道路與鐵路交叉的、應當設置立體交叉.既有的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城市道路與鐵路交叉的平交道口.應當逐步改造為立體交叉、設置鐵路立體交叉和平交道口.應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安全技術標準、第三十條、鐵路與道路交叉處設置立體交叉所需費用按照下列原則確定 一.新建 改建鐵路與既有道路交叉的、由鐵路部門承擔建設費用。道路部門提出超過既有的道路建設標準建設而增加的費用 由道路部門承擔。二,新建,改建道路與既有鐵路交叉的、由道路部門承擔建設費用。鐵路部門提出超過既有的鐵路線路建設標準建設而增加的費用.由鐵路部門承擔 三,現有鐵路與道路平交道口改建立體交叉的.由鐵路部門和道路部門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分擔建設費用,第三十一條、鐵路與道路交叉處的有人看守平交道口。應當設置警示燈.警示標志 鐵路平交道口路段標線或者安全防護設施,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設置警示標志.警示燈、安全防護設施由鐵路運輸企業(yè)設置,維護 警示標志、鐵路平交道口路段標線由鐵路道口所在地的道路管理部門設置。維護,第三十二條 機動車在鐵路道口內發(fā)生故障或者裝載物掉落時.應當立即將故障車輛或者掉落的裝載物移至鐵路道口停止線以外或者鐵路線路最外側鋼軌5米以外的安全地點。對無法立即移走的,應當立即報告鐵路道口看守人員。在無人看守道口處,應當立即在道口兩端采取措施攔停列車.并通知就近鐵路車站采取緊急措施,第三十三條 履帶車輛通過鐵路平交道口,應當提前通知鐵路道口管理部門.并在其協助,指導下通過、第三十四條、在下列地點 鐵路運輸企業(yè)應當按照標準設置易于識別的警示.保護標志 一 鐵路橋梁,隧道的兩端、二,鐵路信號、通信光,電 纜埋設、鋪設地點、三、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自動閉塞供電線路和電力貫通線路等電力設施附近易發(fā)生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