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處理設施6。2,1,以生活污水為原水的中水處理工程,宜在建筑物糞便排水系統(tǒng)中設置化糞池.6.2、2,中水處理系統(tǒng)應設置格柵 格柵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格柵宜采用機械格柵、2.當設置一道格柵時、格柵條空隙寬度宜小于10mm 當設置粗細兩道格柵時.粗格柵條空隙寬度應為10mm.20mm。細格柵條空隙寬度應為2.5mm,格柵流速宜取0,6m、s.1,0m s、3,當設在格柵井內時.其傾角不小于60,格柵井應設置工作臺.其位置應高出格柵前設計最高水位0、5m,其寬度不宜小于0.7m,格柵井應設置活動蓋板、6 2、3 對于以洗浴.滌、排水為原水的中水系統(tǒng).污水泵吸水管上應設置毛發(fā)聚集器。毛發(fā)聚集器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過濾筒,網、的有效過水面積應大于連接管截面積的2倍。2,過濾筒,網。的孔徑宜采用3mm,3。應具有反洗功能和便于清污的快開結構,4 過濾筒、網.應采用耐腐蝕材料制造.6、2.4 調節(jié)池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調節(jié)池內宜設置預曝氣管 曝氣量不宜小于0,6m3,m3,h。2,調節(jié)池底部應設有集水坑和泄水管,池底應有不小于0 02坡度坡向集水坑 池壁應設置爬梯和溢水管.當采用地埋式時.頂部應設置人孔和直通地面的排氣管、注、中、小型工程調節(jié)池可兼作提升泵的集水井 6 2。5。初次沉淀池的設置應根據原水水質和處理工藝等因素確定,當原水為優(yōu)質雜排水或雜排水時、設置調節(jié)池后可不再設置初次沉淀池.6,2,6,對于生物處理后的二次沉淀池和物化處理的混凝沉淀池.當其規(guī)模較小時.宜采用斜板、管。沉淀池或豎流式沉淀池,規(guī)模較大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中有關部分設計,6。2.7。沉淀池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斜板,管。沉淀池宜采用矩形。沉淀池表面水力負荷宜采用1m3,m2、h、3m3.m2。h,斜板、管、間距,孔徑,宜大于80mm,板、管.斜長宜取1000mm、傾角宜為60。斜板 管、上部清水深不宜小于0、5m,下部緩沖層不宜小于0 8m.2、豎流式沉淀池的設計表面水力負荷宜采用0。8m3 m2,h,1,2m2。m2.h.中心管流速不宜大于30mm、s,中心管下部應設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宜小于0,3m、排泥斗坡度應大于45,3、沉淀池宜采用靜水壓力排泥,靜水頭不應小于1500mm。排泥管直徑不宜小于80mm.4.沉淀池集水應設出水堰、其出水負荷不應大于1.70L,s,m、6 2,8。采用接觸氧化處理工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接觸氧化池處理優(yōu)質雜排水時.水力停留時間不應小于2h,處理雜排水或生活排水時、應根據原水水質情況和出水水質要求確定水力停留時間、但不宜小于3h.2 接觸氧化池宜采用易掛膜,耐用、比表面積較大.維護方便的固定填料或懸浮填料,填料的體積可按填料容積負荷和平均日污水量計算,容積負荷宜為1000gBOD5 m3.d,1800gBOD5。m3。d,當采用懸浮填料時 裝填體積不應小于有效池容積的25。3、接觸氧化池曝氣量可按BOD5的去除負荷計算,宜為40m3、kgBOD5,80m3、kgBOD5,4,接觸氧化池宜連續(xù)運行.當采用間歇運行時、在停止進水時要考慮采用間斷曝氣的方法來維持生物活性,6,2 9。采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工藝.應按現行國家標準 城鎮(zhèn)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guī)范、GB 50335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6,2 10 采用周期循環(huán)活性污泥法 CASS,處理工藝,應按國家現行相關標準執(zhí)行,6.2、11,采用流離生化處理工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流離生化池處理優(yōu)質雜排水時。水力停留時間不應小于3h,處理雜排水或生活排水時,應根據原水水質情況和出水水質要求確定水力停留時間。但不宜小于6h,原水在流離生化池中流動距離不小于9m 2 流離生化池曝氣量可按BOD5的去除負荷計算 宜為40m3.kgBOD5,80m3,kgBOD5,3,流離生化池內流離生化球的安裝高度不小于2.0m,且不大于5、0m,6、2,12。采用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工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處理優(yōu)質雜排水時。水力停留時間不應小于2h 處理雜排水或生活排水時 應根據原水水質情況和出水水質要求確定水力停留時間、但不宜小于3h。2,容積負荷取值宜為0,2kgBOD5.m3。d,0、8kgBOD5、m3.d。污泥負荷取值宜為0。05kgBOD5,kgMLSS d,0、1kgBOD5,kgMLSS,d.污泥濃度宜為5g,L,8g.L、3 膜分離裝置的總有效膜面積應根據處理系統(tǒng)設計處理能力和膜制造商建議的膜通量計算確定,當采用中空纖維膜或平板膜時、設計膜通量不宜大于30L m2,h。當采用管式膜時。設計膜通量不宜大于50L,m2、h,4.中水處理站內應設置膜清洗裝置,膜清洗裝置應同時具備對膜組件實施反向化學清洗和浸泡化學清洗的功能.并宜實現在線清洗、6。2、13,當采用生態(tài)處理工藝時,主要設計參數應通過試驗或按相似條件下的運行經驗確定、當無上述資料時、可按現行行業(yè)標準 污水自然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T。54執(zhí)行,6。2、14、當采用混凝氣浮法.活性污泥法、厭氧處理法等其他處理工藝時,應按國家現行相關標準執(zhí)行、6,2.15。中水過濾處理宜采用過濾器,當采用新型濾器 濾料和新工藝時??砂磳嶒炠Y料設計。6,2.16,選用中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或組合裝置,應具有可靠的設備處理效果參數和組合設備中主要處理環(huán)節(jié)處理效果參數 其出水水質應符合使用用途要求的水質標準 6、2,17 中水處理必須設有消毒設施。6.2,18,中水消毒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消毒劑宜采用次氯酸鈉、二氧化氯。二氯異氰尿酸鈉或其他消毒劑。2.投加消毒劑宜采用自動定比投加,與被消毒水充分混合接觸、3.采用氯消毒時.加氯量宜為有效氯5mg L,8mg L、消毒接觸時間應大于30min,4,當中水原水為生活污水時.應適當增加加氯量,6 2、19、污泥的處理和處置。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 GB。50014以及其他國家現行相關標準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