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絕熱層設計要求6、2、1、絕熱結構應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不應因受自重或偶然外力作用而破壞,對有振動的設備與管道的絕熱結構。應采取加固措施。6 2,2,絕熱結構可不考慮可拆卸性.但需要經常維修的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絕熱結構,6,2,3 絕熱層厚度應以10mm為單位進行分檔,硬質泡沫塑料最小厚度可為20mm。其他硬質絕熱材料制品最小厚度可為30mm 6 2,4.除澆注型和填充型絕熱結構外,在無其他說明的情況下。絕熱層應按下列規(guī)定分層、1,絕熱層厚度大于80mm時、應分兩層或多層施工、2 當內外層采用同種絕熱材料時、內外層厚度宜近似相等.3 當內外層為不同絕熱材料時.內外層厚度的比例應保證內外層界面處溫度絕對值不超過外層材料推薦使用溫度絕對值的0 9倍。對于保冷設計。應取保冷材料推薦使用溫度,T2.下限值的0。9倍.4、操作溫度冷熱交替的設備及管道的保冷層.其材料應在高溫區(qū)及低溫區(qū)內均能安全使用、當其不能承受高溫介質溫度時.應在內層增設保溫層 增設的保溫層與保冷層的厚度比例。在冷態(tài)與熱態(tài)。均應符合本條第3款的規(guī)定,5。在經濟合理前提下,超高溫和深冷介質設備及管道的絕熱??蛇x用不同絕熱材料的復合結構。不同絕熱材料復合絕熱層應同時符合本條第3款的規(guī)定,6.2、5,絕熱層鋪設應采用同層錯縫.內外層壓縫方式敷設.內外層接縫應錯開100mm 150mm 對尺寸偏小的絕熱層。其錯縫距離可適當減少.水平安裝的設備及管道最外層的縱向接縫位置,不得布置在設備管道垂直中心線兩側45。范圍內,對大直徑設備及管道,當采用多塊硬質成型絕熱制品時,絕熱層的縱向接縫位置可超出垂直中心線兩側45.范圍。但應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位置。6,2、6 方形設備或矩形煙風道的絕熱層。其四角角縫應做成封蓋式搭縫。不得形成垂直通縫 6、2.7,保溫的硬質或半硬質制品的拼縫寬度不應大于5mm.保冷的硬質或半硬質制品的拼縫寬度不應大于2mm,6,2,8、保冷設備及管道上的裙座.支吊架,儀表管座等附件 應進行保冷,其保冷層長度不得小于保冷層厚度的4倍或至墊塊處。保冷層厚度宜為相連管道或設備的保冷層厚度的1,2、6 2.9。立式設備。水平夾角大于45,的管道。平壁面和立臥式設備底面上的絕熱結構.宜設支承件,其支承件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支承件的承面寬度應小于絕熱厚度10mm,20mm,支承件的厚度宜為3mm.6mm,2。支承件的間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立式設備及立管、保溫時。平壁支承件的間距宜為1 5m,2m,圓筒在介質溫度大于或等于350、時 支承件的間距宜為2m,3m.在介質溫度小于350、時,支承件的間距宜為3m。5m,保冷時,平壁和圓筒支承件的間距均不得大于5m,2.臥式設備當其外徑D0大于2m.且使用硬質絕熱制品時。應在水平中心線處設支承架、3 立式圓筒絕熱層可用環(huán)形鋼板,管卡頂焊半環(huán)鋼板和角鐵頂面焊鋼筋等做成的支承件支承、4。設備底部封頭可用封頭與圓柱體相切處附近設置的固定環(huán)或設備裙座周邊線處焊上的螺母來支承絕熱層,對有振動或大直徑底部封頭、可用在封頭底部點陣式布置螺母或帶環(huán)銷釘來兜貼,掛.絕熱層。5,保冷層支承件應選冷橋斷面小的結構形式。管卡式支承環(huán)的螺孔端頭伸出保冷層外時,應將外露處的保冷層加厚至封住外露端頭,6。支承件的位置應避開法蘭、配件或閥門,對立式設備及管道 支承件應設在閥門、法蘭等的上方、其位置不應影響螺栓的拆卸。7.不銹鋼和合金鋼設備及管道上的支承件,宜采用抱箍型結構,直接焊于不銹鋼設備及管道上的支承件、應采用不銹鋼制作 當支承件采用碳鋼制作時,應加焊不銹鋼墊板.合金鋼設備及管道上的支承件,材質應與設備及管道的材質相匹配。8 絕熱支承件的焊接應在設備或管道的內部防腐.襯里和強度試驗前進行,凡施焊后需進行熱處理的設備上的焊接型支承件應在設備制造廠預焊。6.2、10。鉤釘和銷釘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保溫層用鉤釘.銷釘,宜采用φ3mm φ6mm的圓鋼制作。使用軟質保溫材料時應采用φ3mm.其材質應與設備及管道的材質相匹配.保溫釘的間距和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硬質材料保溫釘間距宜為300mm 600 mm。且保溫釘宜設在制品拼縫處,2。軟質材料保溫釘間距不宜大于350mm、3、每平方米面積上保溫釘的個數 側面不宜少于6個。底部不宜少于9個.2,保冷層不宜使用鉤釘結構,3,對有振動的情況。鉤釘應適當加密。4。支承件已滿足承重及固定絕熱層要求時??刹辉僭O鉤釘,6 2。11 捆扎件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保溫層捆扎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保溫結構的捆扎材料宜采用鍍鋅鐵絲或鍍鋅鋼帶,當保護層材料為不銹鋼薄板時。捆扎材料應采用不銹鋼絲或不銹鋼帶,保溫捆扎材料規(guī)格宜按表6。2。11取值、表6,2,11。保溫捆扎材料規(guī)格,注.表中D1表不保溫層外徑 mm,對平壁或矩形管道D1為當量直徑、2、硬質保溫制品捆扎間距不應大于400mm。半硬質保溫制品捆扎間距不應大于300mm。軟質保溫制品捆扎間距不應大于200mm,每塊絕熱制品上的捆扎不得少于兩道,半硬質制品長度大于800mm時。應至少捆扎三道,軟質制品兩端50mm長度內應各捆扎一道,3。管道雙層。多層保溫時應逐層捆扎、內層可采用鍍鋅鋼帶 或鍍鋅鐵絲捆扎。大管道外層宜用鍍鋅鋼帶捆扎.設備雙層保溫時,內外層宜采用鍍鋅鋼帶捆扎.當保護層材料為不銹鋼薄板時,外層捆扎材料應采用不銹鋼帶.2、保冷層捆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保冷層捆扎應以不損傷保冷層為原則.捆扎材料不宜采用鐵絲,宜采用帶狀材料、2 多層保冷時的內層應逐層捆扎 捆扎材料宜采用不銹鋼帶或膠帶.3.當捆扎材料采用不銹鋼帶時,其規(guī)格可按表6。2.11確定,3。設備封頭的各層捆扎.可利用活動環(huán)和固定環(huán)呈輻射形固定或。十,字形固定、4,球形容器的捆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球形容器的捆扎應從赤道放射向兩極,在赤道帶處捆扎間距應小于300mm.2 球形容器單層保冷應采用不銹鋼帶捆扎,多層保冷內層應采用不銹鋼帶捆扎.5。嚴禁用螺旋纏繞法捆扎,6 對有振動的部位。應加強捆扎、6、2 12,絕熱層的伸縮縫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絕熱層為硬質制品時。應留設伸縮縫、伸縮縫的擴展或壓縮量宜按本條第8款規(guī)定計算.介質溫度大于或等于350,時。伸縮縫寬度宜為25mm、介質溫度小于350,時。伸縮縫寬度宜為20mm,伸縮縫可采用軟質絕熱材料將縫隙填平.填充材料的性能應滿足介質溫度要求。2、直管或設備直段長每隔3、5m,5m應設一伸縮縫,中低溫宜靠上限 高溫和深冷宜靠下限。3。伸縮縫應設置在支吊架處及下列部位,1、立管.立式設備的支承件.環(huán)。下或法蘭下,2.水平管道,臥式設備的法蘭.支吊架,加強筋板和固定環(huán)處或距封頭100mm,150mm處.3.彎頭兩端的直管段上應各留一道伸縮縫,當兩彎頭之間的間距較小時 其直管段上的伸縮縫可根據介質溫度確定僅留一道或不留設 4 管束分支部位。4。當絕熱層為雙層或多層時、其各層均應留設伸縮縫,并應錯開.錯開間距不宜小于100mm.5。保溫層的伸縮縫應選用推薦使用溫度大于或等于介質設計溫度的軟質材料填充嚴密 6,保冷層的伸縮縫可采用軟質材料填充嚴密,其外應采用丁基膠帶密封.7.設計溫度大于或等于400,的設備及管道保溫和低溫設備及管道保冷時。應在其伸縮縫外增設一層絕熱層 其厚度應與設備或管道本體的絕熱層厚度相同,且與伸縮縫的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0mm、8.絕熱層伸縮量宜按下列步驟進行計算,1,管道或設備的伸長或收縮量應采用下式計算.式中,L0,管道或設備的伸長或收縮、為負值時、量,mm,aL0 管道或設備的線脹系數.1 L、伸縮縫間距 m 2,絕熱材料的伸長或收縮量應采用下列公式計算 單層.雙層.式中。L1 絕熱材料的伸長或收縮量,mm。L2、外層絕熱材料的伸長或收縮量、mm、aL1,內層絕熱材料的線脹系數、1。aL2。外層絕熱材料的線脹系數.1,3 絕熱層在使用中伸縮縫的擴展或壓縮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絕熱層相對于管道,外絕熱層相對于內絕熱層、式中,L、當、L為負值時 絕熱層伸縮縫的擴展或壓縮量。mm.6.2,13,保冷層中的支架.吊架.托架等承載部位處、應設置硬質保冷墊塊、6 2。14。當被絕熱設備或管道材質為不銹鋼時、絕熱結構中的鍍鋅輔材不得與被絕熱設備或管道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