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勘探程度要求4,2、1 勘探應劃分巖、土、體的工程地質巖組。并應查明對礦床開采不利的軟弱巖組的性質 產狀與分布 4。2、2.勘探應詳細查明礦區(qū)所處構造部位、主要構造線方向,各級結構面的分布、產狀 形態(tài),張開度、充填膠結特征,規(guī)模及充填 充水情況 以及結構面組合關系與力學效應 應確定結構面的級別及主要不良優(yōu)勢結構面,并應指出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4、2,3??碧綉敿毑槊鞯V體及圍巖的巖體結構 巖體質量,并應對巖體質量及其穩(wěn)定性做出評價.4,2.4 勘探應詳細查明巖體的風化程度.風化帶分布規(guī)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對強蝕變礦區(qū),應明確影響巖體工程性質的主要蝕變作用,并應圈定其蝕變范圍。4、2.5,勘探應系統(tǒng)、完整地測定露采和井采影響范圍內各種巖石、土 及主要軟弱結構面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4 2,6 可溶巖類礦床、應詳細查明巖溶發(fā)育主要層位.深度。發(fā)育程度和主要特征,充水,充填情況,以及連通性及表部覆蓋層的厚度、巖性。結構特征。4,2。7、礦層及其圍巖含黏土的礦區(qū),應查明黏土的礦物成分,分布,厚度及其變化。4 2。8.多年凍土區(qū),應查明凍土類型,分布范圍。溫度.地溫 含冰率 應測定多年凍土最大融化深度.以及季融層及覆蓋層剝離后多年凍土融化速度,凍脹率,凍土層的上,下限,并應確定凍土的變形特征 4、2.9,擴大延深勘探礦區(qū),應詳細調查礦床開采中已發(fā)生的各種工程地質問題、應查明其產生的條件和原因。并應針對擴大延深可能產生的工程地質問題進行相應的工作。4,2 10 構造活動強烈的高地應力地區(qū),應專門進行地應力測量,并應確定礦區(qū)內不同構造部位最大和最小主應力的大小及方向。4 2,11。邊坡勘探,應查明各類邊坡巖。土,層和軟弱夾層的產狀,巖性.結構,黏土巖的礦物成分,含量、分布范圍.物理力學性質和水理性質,以及含水層的水壓,透水性和巖石力學強度差異明顯的巖層界面位置及特征,應查明各類結構面的發(fā)育程度.充填物成分及物理力學性質.應查明邊坡與各類結構面的產狀.組合關系。應劃分工程地質巖組和分區(qū),并應對邊坡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4.2,12 剝離物強度勘探。應查明巖、礦,石強度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應為選擇剝離、采礦、設備提供巖,礦 石的力學強度基礎資料。應查明剖面上巖,礦 層層序 巖性,厚度,結構 巖.礦,石強度變化,以及巖,礦。石裂隙發(fā)育程度.規(guī)模.密度、產狀 充填膠結情況。并應建立完整的地層柱狀及其對比剖面、同時應查明硬巖類的層位,巖性。厚度 分布及其在剝離物中的比例 剝離物可根據(jù)巖石抗壓強度按表4,2,12分類 表4。2、12.剝離物強度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