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4、地應力場初步調查7 4,3 地應力測量鉆孔個數包括豎井工程地質勘察鉆孔中完成地應力測量的鉆孔.地應力異常的地區(qū)通常地殼活動性相對較強,應注意是否存在放射性異常 明顯殘余構造應力的情況,指構造分布范圍的應力與相同深度的其他部位相比 地應力值相差20.以上 且應力方向與構造本身有成因關系。較大空間的獨立采場、指巖體質量中等的情況下采場暴露面積、頂板或側壁,達到1000m2.巖體質量優(yōu)良的情況下采場暴露面積.頂板或側壁.達到2000m2的情況 7。4.4,目前礦區(qū)進行地應力測量的實例還不是很多、測量方法也有待于今后繼續(xù)完善。水力壓裂法適用于不透水巖層。聲發(fā)射法更適用于花崗巖等結晶巖類的礦床 必須采用巖芯定向技術對相應的巖芯樣定向.目前應變片應力解除法測量深度為300m左右 條文中較淺深度指300m以上、孔壁剝落超聲波測量法的原理是利用超聲波測量因高應力導致孔壁破壞剝落的方向,寬度和縱向深度 結合巖石結構推斷地應力大小,適應于深度1500m以上,或50MPa以上的更高地應力的情況 7,4,5.地應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對開采產生明顯影響、深切河谷底部因地貌原因應力集中.次生應力可以達到較高水平,且不少深切河谷本身即處于現代構造活動性強的區(qū)域,因此規(guī)定深切河谷底部應從地表附近開始測量,此處所指的地表附近是為了避開淺層沉積物和地表風化的影響,大多數地區(qū)。淺部地應力不會達到較高水平 或應力場因地形。風化等原因而畸變,一般情況下、不必自地表就開始測定地應力 根據目前的經驗,鉆孔中應開始測量的深度。在地應力異常區(qū)的礦床應自300m開始 地殼穩(wěn)定區(qū)可從500m深開始,7。4。6。局部構造因素和巷道。開挖引起的應力重分布是導致巷道中地應力測量結果變異性較大的主要原因、測量點數的要求和同一位置宜施工不同方向測量鉆孔的要求.就是為了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