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柱。梁柱節(jié)點及牛腿,柱9.3。1 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2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3.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時 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不小于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 并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4.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于8根 不應少于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5。在偏心受壓柱中 垂直于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注.水平澆筑的預制柱,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本規(guī)范第9.2,1條關于梁的有關規(guī)定取用,9,3,2。柱中的箍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箍筋直徑不應小于d 4,且不應小于6mm,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2 箍筋間距不應大于400mm及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且不應大于15d d為縱向鋼筋的最小直徑.3,柱及其他受壓構件中的周邊箍筋應做成封閉式,對圓柱中的箍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本規(guī)范第8 3,1條規(guī)定的錨固長度。且末端應做成135 彎鉤.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5d d為箍筋直徑 4,當柱截面短邊尺寸大于400mm且各邊縱向鋼筋多于3根時。或當柱截面短邊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邊縱向鋼筋多于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5.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大于3。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10d.且不應大于200mm、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 箍筋末端應做成135,彎鉤 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6,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環(huán)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中考慮間接鋼筋的作用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80mm及dcor、5。且不宜小于40mm,dcor為按箍筋內表面確定的核心截面直徑 9 3,3.I形截面柱的翼緣厚度不宜小于120mm 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當腹板開孔時,宜在孔洞周邊每邊設置2.3根直徑不小于8mm的補強鋼筋,每個方向補強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于該方向被截斷鋼筋的截面面積,腹板開孔的I形截面柱.當孔的橫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豎向尺寸小于相鄰兩孔之間的凈間距時,柱的剛度可按實腹I形截面柱計算,但在計算承載力時應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 當開孔尺寸超過上述規(guī)定時,柱的剛度和承載力應按雙肢柱計算、梁柱節(jié)點9.3.4,梁縱向鋼筋在框架中間層端節(jié)點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1,梁上部縱向鋼筋伸入節(jié)點的錨固,1。當采用直線錨固形式時、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 且應伸過柱中心線,伸過的長度不宜小于5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 2。當柱截面尺寸不滿足直線錨固要求時,梁上部縱向鋼筋可采用本規(guī)范第8,3,3條鋼筋端部加機械錨頭的錨固方式 梁上部縱向鋼筋宜伸至柱外側縱向鋼筋內邊 包括機械錨頭在內的水平投影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4lab,圖9,3,4a 3、梁上部縱向鋼筋也可采用90。彎折錨固的方式.此時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柱外側縱向鋼筋內邊并向節(jié)點內彎折,其包含彎弧在內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0,4lab,彎折鋼筋在彎折平面內包含彎弧段的投影長度不應小于15d 圖9、3,4b 2,框架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端節(jié)點的錨固.1。當計算中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抗拉強度時,鋼筋的錨固方式及長度應與上部鋼筋的規(guī)定相同。2.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的強度或僅利用該鋼筋的抗壓強度時、伸入節(jié)點的錨固長度應分別符合本規(guī)范第9 3、5條中間節(jié)點梁下部縱向鋼筋錨固的規(guī)定 9,3,5、框架中間層中間節(jié)點或連續(xù)梁中間支座、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節(jié)點或支座,梁的下部縱向鋼筋宜貫穿節(jié)點或支座.當必須錨固時,應符合下列錨固要求。1。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的強度時,其伸入節(jié)點或支座的錨固長度對帶肋鋼筋不小于12d 對光面鋼筋不小于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2.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壓強度時,鋼筋應按受壓鋼筋錨固在中間節(jié)點或中間支座內.其直線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 7la 3,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鋼筋可采用直線方式錨固在節(jié)點或支座內,錨固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受拉錨固長度la,圖9,3 5a、4,當柱截面尺寸不足時、宜按本規(guī)范第9,3.4條第1款的規(guī)定采用鋼筋端部加錨頭的機械錨固措施,也可采用90、彎折錨固的方式,5。鋼筋可在節(jié)點或支座外梁中彎矩較小處設置搭接接頭,搭接長度的起始點至節(jié)點或支座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1.5h0、圖9,3、5b、9.3、6.柱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層的中間節(jié)點或端節(jié)點,接頭應設在節(jié)點區(qū)以外 柱縱向鋼筋在頂層中節(jié)點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1 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且自梁底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2、當截面尺寸不滿足直線錨固要求時、可采用90、彎折錨固措施、此時 包括彎弧在內的鋼筋垂直投影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5lab 在彎折平面內包含彎弧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 圖9,3、6a,3 當截面尺寸不足時、也可采用帶錨頭的機械錨固措施 此時、包含錨頭在內的豎向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 5lab、圖9 3。6b.4,當柱頂有現(xiàn)澆樓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彎折后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9。3,7,頂層端節(jié)點柱外側縱向鋼筋可彎入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也可將梁上部縱向鋼筋與柱外側縱向鋼筋在節(jié)點及附近部位搭接 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1 搭接接頭可沿頂層端節(jié)點外側及梁端頂部布置 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lab,圖9、3 7a.其中 伸入梁內的柱外側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積的65。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鋼筋宜沿節(jié)點頂部伸至柱內邊錨固。當柱外側縱向鋼筋位于柱頂?shù)谝粚訒r.鋼筋伸至柱內邊后宜向下彎折不小于8d后截斷.圖9、3.7a.d為柱縱向鋼筋的直徑 當柱外側縱向鋼筋位于柱頂?shù)诙訒r 可不向下彎折、當現(xiàn)澆板厚度不小于100mm時 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也可伸入現(xiàn)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相同。2。當柱外側縱向鋼筋配筋率大于1.2、時.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應滿足本條第1款規(guī)定且宜分兩批截斷,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直徑.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節(jié)點外側并向下彎至梁下邊緣高度位置截斷.3,縱向鋼筋搭接接頭也可沿節(jié)點柱頂外側直線布置,圖9.3 7b 此時 搭接長度自柱頂算起不應小于1。7lab 當梁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于1.2。時、彎入柱外側的梁上部縱向鋼筋應滿足本條第1款規(guī)定的搭接長度。且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4,當梁的截面高度較大,梁 柱縱向鋼筋相對較小.從梁底算起的直線搭接長度未延伸至柱頂即已滿足1.5lab的要求時,應將搭接長度延伸至柱頂并滿足搭接長度1.7lab的要求。或者從梁底算起的彎折搭接長度未延伸至柱內側邊緣即已滿足1,5lab的要求時,其彎折后包括彎弧在內的水平段的長度不應小于15d、d為柱縱向鋼筋的直徑.5。柱內側縱向鋼筋的錨固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9。3,6條關于頂層中節(jié)點的規(guī)定、9,3,8,頂層端節(jié)點處梁上部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S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梁上部縱向鋼筋與柱外側縱向鋼筋在節(jié)點角部的彎弧內半徑。當鋼筋直徑不大于25mm時,不宜小于6d.大于25mm時、不宜小于8d.鋼筋彎弧外的混凝土中應配置防裂,防剝落的構造鋼筋 9。3.9,在框架節(jié)點內應設置水平箍筋,箍筋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9,3.2條柱中箍筋的構造規(guī)定.但間距不宜大于250mm、對四邊均有梁的中間節(jié)點。節(jié)點內可只設置沿周邊的矩形箍筋,當頂層端節(jié)點內有梁上部縱向鋼筋和柱外側縱向鋼筋的搭接接頭時,節(jié)點內水平箍筋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4,6條的規(guī)定、牛腿9、3,10.對于a不大于h0的柱牛腿,圖9。3 10.其截面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1.牛腿的裂縫控制要求,2,牛腿的外邊緣高度不應小于h,3、且不應小于200mm、3 在牛腿頂受壓面上 豎向力所引起的局部壓應力不應超過9。3 11,在牛腿中,由承受豎向力所需的受拉鋼筋截面面積和承受水平拉力所需的錨筋截面面積所組成的縱向受力鋼筋的總截面面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9,3,12,沿牛腿頂部配置的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HRB400級或HRB500級熱軋帶肋鋼筋.全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宜沿牛腿外邊緣向下伸入下柱內150mm后截斷.圖9。3.10??v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伸入上柱的錨固長度,當采用直線錨固時不應小于本規(guī)范第8。3 1條規(guī)定的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當上柱尺寸不足時,鋼筋的錨固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9,3.4條梁上部鋼筋在框架中間層端節(jié)點中帶90。彎折的錨固規(guī)定,此時,錨固長度應從上柱內邊算起,承受豎向力所需的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 20.及0。45ft fy、也不宜大于0 60、鋼筋數(shù)量不宜少于4根直徑12mm的鋼筋,當牛腿設于上柱柱頂時 宜將牛腿對邊的柱外側縱向受力鋼筋沿柱頂水平彎入牛腿。作為牛腿縱向受拉鋼筋使用 當牛腿頂面縱向受拉鋼筋與牛腿對邊的柱外側縱向鋼筋分開配置時、牛腿頂面縱向受拉鋼筋應彎入柱外側,并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4.4條有關鋼筋搭接的規(guī)定,9、3。13,牛腿應設置水平箍筋,箍筋直徑宜為6mm 12mm 間距宜為100mm。150mm 在上部2h0。3范圍內的箍筋總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承受豎向力的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的1 2。當牛腿的剪跨比不小于0 3時、宜設置彎起鋼筋.彎起鋼筋宜采用HRB400級或HRB500級熱軋帶肋鋼筋.并宜使其與集中荷載作用點到牛腿斜邊下端點連線的交點位于牛腿上部l、6,l。2之間的范圍內、l為該連線的長度、圖9、3,10,彎起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承受豎向力的受拉鋼筋截面面積的1、2、且不宜少于2根直徑12mm的鋼筋 縱向受拉鋼筋不得兼作彎起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