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微振動驗算6.3、1。微振動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有防微振要求的廠房及實驗室的下列部位宜進行防微振驗算 1。地面結構。2,工藝層樓蓋 3、獨立基礎、2、微振動驗算應針對下列振動影響分階段進行、1,環(huán)境振動,2,動力及工藝設備振動 3,微振動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需進行微振動驗算的結構應整體實體建模.2.天然地基.樁基及人工復合地基的地基動力特性參數(shù)應現(xiàn)場試驗確定、當無條件時.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40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 當無條件測試時 阻尼比可按本款第4項取值,3 地面結構周邊回填土對地基剛度的影響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40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 4.地基土的阻尼比宜取0、15 0、35,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阻尼比宜取0 05.鋼結構的阻尼比宜取0.02,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的阻尼比宜取0、035 5.基礎影響深度范圍內的土層應作為計算深度.6。計算活荷載的影響,7,對結構進行模態(tài)計算和響應計算、其中模態(tài)分析有效振型數(shù)量宜按結構總體振型質量參與系數(shù)不小于95.進行取值,8。環(huán)境振動影響的驗算以實測最不利的振動記錄作為計算的輸入荷載.樣本時間長度不宜少于60s 4 分析模型的建立應符合下列要求,1、明確防微振設計方案。對地面結構和工藝層結構進行計算模型簡化,當工藝設備層與建筑物主體結構有連接時 結構計算模型應包含主體結構.2 根據(jù)設計方案設置幾何參數(shù) 3 合理選擇物理參數(shù) 4。根據(jù)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確定黏彈性邊界約束條件、5。振動影響驗算的響應值應符合下式要求。式中,R,結構中心點或特征點的振動響應值、R 精密設備及儀器的容許振動值,6.3、2.受環(huán)境振動影響的微振動應符合下列公式要求,式中.RhV、結構中心點的豎直向振動響應,RhH、結構中心點的水平向振動響應,KV。豎直向的動態(tài)影響系數(shù)、KV。0。4.0、6,該系數(shù)與動力設備數(shù)量和布置有關,當設備數(shù)量較多或距特征點位置較近時,KV取小值,反之取大值.KH 水平向的動態(tài)影響系數(shù)。KH 0 3、0,5,該系數(shù)與動力設備數(shù)量和布置有關。當設備數(shù)量較多或距特征點位置較近時。KH取小值,反之取大值,RV,精密設備及儀器豎直向的容許振動值。RH.精密設備及儀器水平向的容許振動值,6。3、3、動力設備及工藝設備產(chǎn)生影響的微振動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在所建立的實體模型上選取特征點.并應在單位荷載為1kN作用下計算其動力響應譜Rd 2、特征點的振動響應按下列公式驗算、式中,RV.結構特征點的豎直向振動響應 RH。結構特征點的水平向振動響應,αV、豎直向已建同類工程的特征點動力響應系數(shù)。RVS 已建同類工程特征點振動記錄進行頻域分析得到特征點的豎直向振動響應曲線。RVd。建立已建同類工程有限元實體模型,在特征點上豎直向施加單位荷載P。1kN 計算動力響應譜曲線.αH,水平向已建同類工程的特征點動力響應系數(shù),RHS。已建同類工程特征點振動記錄進行頻域分析得到特征點的水平向振動響應曲線。RHd,建立已建同類工程有限元實體模型.在特征點上水平向施加單位荷載P、1kN,計算動力響應譜曲線,η.已建同類工程和新建工程相似比系數(shù)。可按0,9、1,2取值,RdV.結構特征點豎直向在單位荷載為1kN作用下的振動響應,RdH,結構特征點水平向在單位荷載為1kN作用下的振動響應.6。3 4,防微振工程各階段振動驗算的實測及評估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場地環(huán)境振動實測時、應通過測試獲取擬建場地受周圍環(huán)境振動影響的數(shù)據(jù).作為輸入荷載對微振動初步設計方案進行驗算。2.建筑物主體結構竣工實測及評估時,應通過對建筑物主體結構進行振動測試 對主體結構防微振體系進行評估.并應和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確認其有效性,為動力設備及工藝設備整體隔振方案提供設計依據(jù)。3,動力設備及工藝設備運行實測及評估時.應通過對動力設備及工藝設備運行時的結構進行振動測試.對最終建成的結構防微振體系進行評估。并應和計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確認其有效性,為動力設備及工藝設備局部隔振方案提供設計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