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污水處理構筑物6、2,1、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模板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模板及支撐系統(tǒng)應根據(jù)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 模板及支撐系統(tǒng)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應滿足受力要求 不得在模板支撐系統(tǒng)上搭設腳手架。2,模板及支撐系統(tǒng)安裝時 應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位置應準確 且應便于鋼筋安裝和混凝土澆筑.養(yǎng)護.3 圓形構筑物側壁模板可根據(jù)水平施工縫位置分段支設,或采用一次安裝到頂分層預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且宜先安裝內模。后安裝外模。4。預埋件。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位置準確,5.吊模施工時.吊模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牢固,6、安裝池壁結構模板及其支撐時,應對混凝土底板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7、模板支撐架坐落在土層上時 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對土層進行驗算、模板支撐架坐落在混凝土結構上時 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關規(guī)定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驗算.2。鋼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筋下料應精確計算,2、鋼筋保護層墊塊的強度應滿足受力要求。支撐筋的強度和剛度應滿足受力要求.3、鋼筋綁扎應牢固。綁扎鋼絲不應少于兩圈。扎扣及尾端應置于鋼筋內側,4 底板架立筋和側壁對拉筋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鋼筋的保護層應符合設計要求,5,變形縫止水帶安裝部位。預留孔洞處的鋼筋應預先成型 安裝應位置準確,尺寸正確 安裝牢固.3,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混凝土澆筑施工前 模板 鋼筋 止水帶、預埋件。預留孔洞及預埋件等應全部施工完畢、經檢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并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2 混凝土應以變形縫為單元。分段分層連續(xù)澆筑.分層厚度宜控制在500mm以內,且不得產生冷縫,澆筑大面積底板混凝土時,可分組連續(xù)澆筑。澆筑倒錐殼底板混凝土時 應由低向高,分層交圈連續(xù)澆筑、澆筑側壁混凝土時 應分層交圈連續(xù)澆筑。3.預埋件,預留孔洞,變形縫止水帶下部,腋角下部及鋼筋密集處的混凝土應充分振搗密實,4。吊模部位混凝土澆筑時.應先將吊模部位底板混凝土搗實整平,待混凝土沉實后.方可澆筑吊模部位混凝土,5.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采取養(yǎng)護措施.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并應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6,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除符合本款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的有關規(guī)定.4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應根據(jù)施工和檢驗情況填寫承重模板安裝及檢驗,模板拆除.混凝土澆筑及養(yǎng)護.沉降和位移觀測等記錄 6 2。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41的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出廠的預制構件應標明生產單位,構件型號、生產日期和出廠檢驗合格標志,構件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的規(guī)格,位置和數(shù)量應符合設計要求。2,預制構件運輸?shù)浆F(xiàn)場后、應按結構受力要求進行堆放.并應按安裝位置進行編號、3,構筑物預制構什在安裝前、應對構筑物的基礎和預制構件進行驗收,4,構筑物預制構件在安裝時、安裝影響范圍應設置警戒保護區(qū)域。安裝中應有專人指揮.5.構件應按設計要求位置起吊 構件安裝就位后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6、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應根據(jù)施工和檢驗情況填寫構件吊裝與拼裝,混凝土澆筑及養(yǎng)護,沉降和位移觀測等記錄 6,2,3,預應力結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預應力筋端頭錨墊板和螺旋筋的埋設位置應準確.2 承壓板表面與混凝土表面應平整、預應力筋與錨墊板面應垂直。3.構筑物同一截面有多個固定端時。應錯開布置.4。張拉端在結構肋部固定時應平穩(wěn)過渡,且端部的直線段不應小于300mm。5 預應力筋繞過洞口時。應根據(jù)設計要求的曲線平緩過渡。6 振搗混凝土時 振動棒不得碰撞預應力筋孔道和端部預埋件,張拉端和錨固端混凝土應振搗密實,7,預應力纏絲應在裝配式結構水池壁板接縫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后進行、8,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和張拉工藝應符合設計要求,對于環(huán)向預應力筋宜采取同一環(huán)內的數(shù)段預應力筋同時。同步兩端張拉.9、預應力結構應根據(jù)施工和檢驗情況填寫預應力張拉、預應力孔道灌漿,纏絲預應力筋水泥砂漿保護層噴漿等記錄,6.2,4.現(xiàn)澆混凝土施工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側壁與底板相接處的施工縫應設置在側壁 且距底板不宜小于300mm、當?shù)装迮c側壁設有腋角時.施工縫應設置在側壁 且距腋角不宜小于200mm。2。側壁與頂板相接處的施工縫應設置在側壁 且距頂板距離宜為150mm.300mm。當有腋角時,宜設置在腋角下部,3.側壁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4 地面以下構筑物或設計水位以下的結構。施工縫處宜設置高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止水帶.6、2,5.施工縫處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應小于2,5MPa 2 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干凈、然后鋪設凈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鋪30mm,50mm厚與混凝土漿液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并應及時澆筑混凝土.3 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再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或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并應及時澆筑混凝土.4.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膠,時應與施工縫表面接觸緊密.應選用緩脹性能的遇水膨脹止水條 膠.其7d的凈膨脹率不宜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最終膨脹率宜大于220。5。采用中埋式止水帶或預埋注漿管時 應定位準確、固定牢固、6.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6.2,6。構筑物變形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止水帶的中心位置應與伸縮縫中心位置一致 安裝應平順,伸縮縫相鄰兩側端面的模板應安裝牢固,位置正確。封堵嚴密,2.伸縮縫處鋼筋網安裝定位應設加強措施 施工中鋼筋網不得碰觸止水帶,3 伸縮縫相鄰兩側的混凝土宜先后澆筑施工。后續(xù)施工一側混凝土在澆筑前。應在伸縮縫端面安裝并固定填縫板.4、伸縮縫處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且不得碰撞止水帶,5。傳力桿變形縫施工時 傳力桿安裝應固定可靠 位置準確、混凝土澆筑時應先澆筑并振搗密實傳力桿下部的混凝土.校正傳力桿位置后再澆筑傳力桿上部的混凝土 6、2.7。構筑物設有后澆帶時,后澆帶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后澆帶設置位置 構造形式和界面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2,封閉后澆帶前.其兩側的混凝土結構養(yǎng)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縫處應清理干凈。且應無積水.新舊混凝土界面處理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6。2.5條的有關規(guī)定 3,封閉后澆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其兩側混凝土結構。且宜采用微膨脹混凝土.4,后澆帶的混凝土連續(xù)養(yǎng)護不應少于14d。6 2.8,泵房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施工前應對其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各類構。建 筑物、管線的基礎等情況進行實地勘查,并應采取保護措施,2,應復核泵房及各單體構筑物。進出水流道。管道的位置、坡度和標高、3。施工順序應根據(jù)泵房的結構形式確定。4.流道,漸變段等外形復雜的結構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 深基坑或沉井.高大模板等應編制號項施工方案,5 泵房地下部分采用沉井法施工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41的有關規(guī)定,6、流道模板安裝前宜進行預拼裝,曲面,傾斜面層模板底部混凝土應振搗密實.7.閘槽安裝位置應準確、閘槽定位及埋件固定檢查合格后.應及時澆筑混凝土 8。泵基礎與底板混凝土可分開澆筑 接觸面應按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9。泵房地上建筑的施工應待地下結構施工完畢后進行,且應做好下部結構的成品保護,泵房地上建筑的施工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10.應采取控制泵房與進 出水構筑物和管道之間的不均勻沉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