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旋轉(zhuǎn)式壓縮機基礎 一般規(guī)定4,2,1。旋轉(zhuǎn)式壓縮機基礎的設計、應根據(jù)機器的布置和動力特性,工程地質(zhì)條件.生產(chǎn)和工藝對機器基礎的技術要求等因素.合理選擇基礎形式及尺寸、4 2,2、旋轉(zhuǎn)式壓縮機基礎宜設置在均勻的中。低壓縮性的地基土層上。當存在軟弱下臥層、軟土地基或其他不良地質(zhì)條件時、應采取有效的地基處理措施或采用樁基礎.4,2,3.旋轉(zhuǎn)式壓縮機基礎底面與相鄰的建、構。筑物基礎底面宜放置在同一標高上且不應相連,壓縮機基礎與相鄰的操作平臺應脫開。4,2.4、旋轉(zhuǎn)式壓縮機基礎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空間框架結(jié)構,當采用大塊式或墻式基礎時、動力計算和構造要求可按本標準第5章的規(guī)定采用 4,2。5,旋轉(zhuǎn)式壓縮機框架式基礎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當進行承載力驗算時.應包括框架和地基承載力的驗算.2,當進行振動驗算時,基礎控制點的振動值不應大于容許振動值。3.當進行沉降驗算時,基礎的沉降和傾斜不應大于容許值 4。當進行偏心驗算時,基組的總重心與基礎底面形心在橫.縱兩個方向的偏心距均不應超過對應底板邊長的3,4,2、6、當旋轉(zhuǎn)式壓縮機組的總擾力小于20kN、其基礎的尺寸符合本標準第4,2。12條的規(guī)定且設備及生產(chǎn)對基礎振動限值無特殊要求時 基礎可不進行動力計算.振動計算4 2、7,框架式基礎的動力計算宜采用空間多自由度分析模型,并應在工作轉(zhuǎn)速的0。75倍,1、25倍對應的頻率范圍進行掃頻計算 計算時可不計入地基的彈性作用 混凝土結(jié)構的阻尼比可取0。0625、動彈性模量可取靜彈性模量值,4。2、8,當框架式基礎同時承受多組擾力作用時,基礎控制點的振動速度可按下式計算.式中,v,基礎振動控制點的振動速度。mm s,vi 第i組擾力作用下基礎振動控制點的振動速度.mm,s、承載力驗算4.2,9??蚣苁交A承載力計算時,應包括下列荷載、1 永久荷載。包括壓縮機基礎自重。底板上填土自重 支承在頂板上的操作平臺自重、安裝在基礎上的機組,輔助設備及管道自重。2、可變荷載、包括操作活荷載、安裝活荷載.管道推力,溫度作用,凝汽器真空吸力等、3,偶然荷載、包括同步電機的短路力矩.4.當量靜力荷載.5,地震作用。4、2、10、荷載標準值及分項系數(shù)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1、永久荷載應按實際情況計算,安裝在基礎上的機組,輔助設備及管道自重的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5、其他永久荷載的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3.2.運行可變荷載宜取4kN,m2、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 5,安裝活荷載宜取10kN、m2。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4,3。凝汽器真空吸力應由機器制造廠提供.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5。當凝汽器與汽輪機為剛性連接時,真空吸力應取零 當機器制造廠無法提供時 真空吸力可按下式計算.Fa,100At,4,2、10。1.式中,Fa,凝汽器真空吸力標準值,kN。At,凝汽器與汽輪機接口處的橫截面面積,m2,4,同步電機的短路力矩及短路力 圖4,2 10.應由機器制造廠提供.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0.當機器制造廠無法提供時.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M0 同步電機的短路力矩標準值.kN,m。P,電機的功率,kW、n 電機的工作轉(zhuǎn)速.r.min,F(xiàn)0、作用在基礎上的短路力標準值。kN l。電機短路力作用點之間的距離 m.μ,動力系數(shù).可取2.0。5.框架式基礎承載力計算時??蓪C組振動效應簡化為當量靜力荷載 當量靜力荷載應由機器制造廠提供.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1,5,當機器制造廠無法提供時,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豎向當量靜力荷載 應按下式計算,式中。Fz,豎向當量靜力荷載標準值、kN.Gg,機器轉(zhuǎn)子自重 kN,當按式 4.2,10.4.計算的豎向當量靜力荷載標準值大于機器自重時,應取機器自重,2、橫向 縱向的水平當量靜力荷載標準值Fx,F(xiàn)y可分別取豎向當量靜力荷載標準值Fz的1、4,1,8,3。當基礎構件不承受機器轉(zhuǎn)子自重時,其豎向和橫向當量靜力荷載標準值可取構件自重的1,2,縱向當量靜力荷載標準值可取構件自重的1。4.4 當量靜力荷載按正,反方向的集中荷載作用在框架式基礎的柱。橫梁.縱梁軸線上時、在基礎上的分布可取與機器轉(zhuǎn)子自重分布成正比.4 2.11。荷載的組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基本組合宜包括永久荷載,安裝活荷載、其他可變荷載,當量靜力荷載.安裝活荷載與其他可變荷載及當量靜力荷載不應同時計入,各方向當量靜力荷載可只計入單向作用,其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1 0、2 偶然組合宜包括永久荷載.可變荷載.當量靜力荷載,偶然荷載 當量靜力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0.25,短路力矩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1、0,3 地震作用組合宜包括永久荷載 可變荷載,當量靜力荷載。地震作用。當量靜力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0。25,地震作用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取1 0。構造要求4.2、12 框架式基礎的尺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基礎底板宜設計成矩形平板.底板厚度可取底板長度的1、12、1。10.但不應小于柱截面高度和基礎頂板厚度的較大值、2,柱截面宜設計成方形或矩形。截面最小寬度不宜小于柱凈高的1,10,并不得小于450mm、3,基礎頂板厚度不宜小于其凈跨度的1,5。1、4。且不應小于800mm 4,2、13,框架式基礎的配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底板的板頂和板底均應配置鋼筋網(wǎng)、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6mm,鋼筋間距宜為150mm,200mm,2,柱縱向鋼筋應按計算確定、并應沿截面對稱布置、鋼筋直徑宜為18mm,25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總配筋率宜為1、0,1,4.箍筋應采用復合箍筋。直徑宜為10mm,12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3,頂板的板頂和板底均應配置鋼筋網(wǎng)、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6mm 間距宜為150mm,200mm,4 頂板的梁區(qū)域受力鋼筋應計算確定。并應在梁截面上、下對稱配置,單側(cè)配筋率宜為0 4、1,0,箍筋直徑宜為10mm、12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5,沿底板,頂板側(cè)邊應配置構造鋼筋,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6mm。豎向間距宜為200mm,250mm.6,當在頂板上開孔或開溝槽.孔或溝槽的直徑或邊長大于300mm時。應沿孔或溝槽周邊配置直徑不小于16mm 豎向間距為200mm.250mm的加強鋼筋 7。頂板上螺栓孔或螺栓套管位置應施工準確。頂板及框架梁的縱筋應合理定位,并應避開螺栓孔或螺栓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