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防水防潮11.2.1。木結構建筑應有效地利用周圍地勢。其他建筑物及樹木,應減少外圍護結構表面的環(huán)境暴露程度。11、2、2。木結構建筑應有效利用懸挑結構、雨篷等設施對外墻面和門窗進行保護。宜減少在圍護結構上開窗開洞的部位.11,2,3 木結構建筑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個建筑圍護結構的氣密性能,應在下列部位的接觸面和連接點設置氣密層。1。相鄰單元之間,2,室內空間與車庫之間 3,室內空間與非調溫調濕地下室之間、4。室內空間與架空層之間,5,室內空間與通風屋頂空間之間,11.2、4.在年降雨量高于1000mm的地區(qū),或環(huán)境暴露程度很高的木結構建筑,應采用防雨幕墻,在外墻防護板和外墻防水膜之間應設置排水通風空氣層,其凈厚度宜在10mm以上.有效空隙不應低于排水通風空氣層總空隙的70,空隙開口處應設置連續(xù)的防蟲網(wǎng)、11,2 5.在混凝土地基周圍 地下室和架空層內 應采取防止水分和潮氣由地面入侵的排水,防水及防潮等有效措施、在木構件和混凝土構件之間應鋪設防潮膜、建筑物室內外地坪高差不應小于300mm,當建筑物底層采用木樓蓋時。木構件的底部距離室外地坪的高度不應小于300mm 11、2。6.木結構建筑屋頂宜采用坡屋頂 屋頂空間宜安裝通風孔,采用自然通風時.通風孔總面積應不小于保溫吊頂面積的1、300。通風孔應均勻設置、并應采取防止昆蟲或雨水進入的措施 11 2 7、外墻和非通風屋頂?shù)脑O計應減少蒸汽內部冷凝,并有效促進潮氣散發(fā),在嚴寒和寒冷地區(qū).外墻和非通風屋頂內側應具有較低蒸汽滲透率。在夏熱冬暖和炎熱地區(qū) 外側應具有較低的蒸汽滲透率.11 2、8、在門窗洞口。屋面 外墻開洞處。屋頂露臺和陽臺等部位均應設置防水.防潮和排水的構造措施,應有效地利用泛水材料促進局部排水 泛水板向外傾斜的最終坡度不應低于5,屋頂露臺和陽臺的地面最終排水坡度不應小于2,11,2。9、木結構的防水防潮措施應按下列規(guī)定設置.1 當桁架和大梁支承在砌體或混凝土上時.桁架和大梁的支座下應設置防潮層 2.桁架。大梁的支座節(jié)點或其他承重木構件不應封閉在墻體或保溫層內,3、支承在砌體或混凝土上的木柱底部應設置墊板,嚴禁將木柱直接砌入砌體中?;驖仓诨炷林小?,在木結構隱蔽部位應設置通風孔洞,5、無地下室的底層木樓蓋應架空 并應采取通風防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