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輕型木結構9,1、一般規(guī)定9.1.1,輕型木結構是一種將小尺寸木構件按不大于610mm的中心間距密置而成的結構形式 結構的承載力、剛度和整體性是通過主要結構構件,骨架構件,和次要結構構件。墻面板.樓面板和屋面板.共同作用得到的 輕型木結構亦稱,平臺式骨架結構,這是因為施工時。每層樓面為一個平臺。上一層結構的施工作業(yè)可在該平臺上完成 其基本構造見圖20.本章的規(guī)定參考了.加拿大國家建筑規(guī)范,2010年版。National、Building Code。of,Canada 以下簡稱.加拿大建規(guī).2010、中住宅和小型建筑一章以及美國。國際建筑規(guī)范。2006年版,International,Building、Code 以下簡稱,美國建規(guī)、2006.中輕型木結構設計的有關內(nèi)容。此外、還參考了,加拿大輕型木結構工程手冊。2009年版。Canadian、Engineering,Guide.for。Wood.Frame.Construction,和美國林紙協(xié)會,木結構設計標準.2012年版、National、Design,Specification,for、Wood。Construction 的有關規(guī)定,9。1,2、與其他建筑材料的結構相比,輕型木結構質(zhì)量相對較輕。因此在地震和風荷載作用下具有很好的延性,盡管如此 對于不規(guī)則建筑和有大開口的建筑,仍應注意結構設計的有關要求,所謂不規(guī)則建筑。除了指建筑物的形狀不規(guī)則外,還包括結構本身的剛度和質(zhì)量分布的不均勻,輕型木結構是一種具有高次超靜定的結構體系,這個優(yōu)點使得一些非結構構件也能起到抗側向力的功能 但是這種高次超靜定的結構使得結構分析非常復雜,所以,許多情況下,設計上往往采用經(jīng)過長期工程實踐證明的可靠構造,9 1,3.輕型木結構的抗側力設計按構造要求進行時 承受豎向荷載的構件,板,梁 柱及桁架等、仍應按本標準有關要求進行驗算、9。1.6 對于建設規(guī)模不大,體型和平面布置簡單的住宅建筑,抗側向力設計可根據(jù)經(jīng)過長期工程實踐證明的構造設計進行.參考,加拿大建規(guī),2010.和.美國建規(guī)。2006.中住宅和小型建筑設計的有關條文。本標準第9、1 6條至第9,1,9條規(guī)定了使用構造設計法的限制條件 超出這些范圍 輕型木結構建筑仍可使用。但需采用工程設計法設計、9。1 7.地震荷載和風荷載分別是建筑物重量和建筑物迎風面的函數(shù).原2003版規(guī)范,的表述和具體數(shù)值沒有很好地反映這一特點.例如.雖然地震荷載在建筑物的橫向和縱向的作用是相同的。按,原2003。版規(guī)范,的剪力墻最小長度在建筑物的橫向和縱向并不相同,對風荷載而言,風荷載的大小是和風向垂直的建筑面積的函數(shù).但、原2003版規(guī)范.的剪力墻最小長度是和風向平行的建筑面積的函數(shù)、本標準表9 1、7。1和表9,1、7.2分別考慮了地震荷載和風荷載的特點。彌補了.原2003版規(guī)范.的不足、9.1、8.本條參考了.加拿大建規(guī) 2010,中住宅和小型建筑設計的有關條文 9 1、9,本條參考了 美國建規(guī),2006,的有關條文.對,原2003版規(guī)范。進行了補充。剪力墻外墻之間的平面錯位示意見圖21,相鄰樓蓋錯層的高度不應大于樓蓋擱柵的截面高度示意見圖22,對于不滿足本條規(guī)定的輕型木結構 應按工程設計法進行設計,9,1.10、在北美地區(qū) 一般輕型木結構房屋均采用柔性樓蓋假定進行側向力作用分配。但是這一假定并不是總是正確的,如果輕型木樓蓋表面有連續(xù)的混凝土面層,或厚度不大于38mm連續(xù)的非結構性混凝土面層.采用剛性樓蓋假定進行側向力作用分配更為合理。如果不能確定樓蓋是柔性還是剛性樓蓋。應按柔性和剛性樓蓋假定計算剪力墻承擔的側向力 剪力墻應按兩者中最不利情況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