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豎向地震作用計算5,3、1 本條是有關豎向地震作用計算的規(guī)定,1、在高地震烈度下 高聳構筑物在豎向地震作用中上部可產生拉力。因此.對這類構筑物.豎向地震作用不可忽視,應在抗震驗算時考慮,2。對這類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振型起主要作用、且第一振型接近一直線、結構基本自振周期均在0,1s、0,2s附近.因此其地震影響系數(shù)可取最大值,若將豎向地震作用表示為豎向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與第一振型等效質量的乘積 其結果與按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的結果非常接近。因此 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的計算可表示為式,5.3,1,1。即豎向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與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的乘積。等效總重力荷載可取為結構重力荷載代表值的75 3??傌Q向地震作用沿結構高度的分布可按第一振型曲線,即倒三角形分布 4.層內分配,按構件承受重力荷載代表值大小。即軸向力,分擔.5,當按多遇地震計算豎向地震作用時、根據(jù)不同結構類型對豎向地震作用的反應特性.規(guī)定其作用效應應乘以效應增大系數(shù)1.5,2,5。這是因為按多遇地震計算結果比按設防地震計算結果降低1.5倍 2,5倍、5 3。2,用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法計算分析表明。在地震烈度為8度 9度時。大跨度桁架各主要桿件的豎向地震內力與重力荷載內力之比,彼此相差一般不大、這個比值隨烈度和場地條件而異.當結構自振周期T1,Tg時.隨跨度增大比值有所下降 在常用跨度范圍內 下降不是很大,可以略去跨度的影響.因此、這類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可取其重力荷載代表值與表5、3,2中所列豎向地震作用系數(shù)的乘積.對長懸臂等大跨度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計算。仍采用原規(guī)范的靜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