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一 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四.不符合商品說明 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 變質的商品的,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 退貨 補足商品數量 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 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九,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第五十條,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 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第五十一條 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 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 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第五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第五十三條 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 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五十四條,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 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 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 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guī)定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 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一 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 摻假、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 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經營者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的。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第五十九條。經營者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六十條。以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絕。阻礙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處罰,第六十一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或者包庇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的 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