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地基處理6,1,一般規(guī)定6。1。1,甲類建筑地基的濕陷變形和壓縮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或將基礎設置在非濕陷性土層或巖層上?;虿捎脴痘A穿透全部濕陷性黃土層。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應將基礎底面以下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大于濕陷起始壓力的所有土層進行處理.或處理至地基壓縮層的深度,2.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對一般濕陷性黃土地基.應將基礎底面以下濕陷性黃土層全部處理,6,1 2,大厚度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甲類建筑.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A底面以下具自重濕陷性的黃土層應全部處理。且應將附加壓力與上覆土飽和自重壓力之和大于濕陷起始壓力的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層一并處理 2,地下水位無上升可能.或上升對建筑物不產生有害影響、且按本條第1款規(guī)定計算的地基處理厚度大于25m時、處理厚度可適當減小,但不得小于25m。且應在原防水措施基礎上提高等級或采取加強措施,6.1,3。乙類.丙類建筑應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消除地基的部分濕陷量、當基礎下濕陷性黃土層厚度較薄,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合理時,也可消除地基的全部濕陷量或將基礎設置在非濕陷性土層或巖層上、或采用樁基礎穿透全部濕陷性黃土層。6,1、4.乙類建筑采用消除地基部分濕陷量的措施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 處理深度不應小于地基壓縮層深度的2.3,且下部未處理濕陷性黃土層的濕陷起始壓力值不應小于100kPa、2 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處理深度不應小于基底下濕陷性土層的2 3、且下部未處理濕陷性黃土層的剩余濕陷量不應大于150mm.3、大厚度濕陷性黃土地基,基礎底面以下具自重濕陷性的黃土層應全部處理,且應將附加壓力與上覆土飽和自重壓力之和大于濕陷起始壓力的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層的2.3一并處理。處理厚度大于20m時,可適當減小,但不得小于20m,并應在原防水措施基礎上提高等級或采取加強措施,6、1,5.丙類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濕陷量的最小處理厚度,應符合表6 1、5的規(guī)定,當按剩余濕陷量計算的地基處理厚度較大 采用表6,1、5中的最小處理厚度時,應在原防水措施基礎上提高等級或采取加強措施。表6、1、5。丙類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濕陷量的最小處理厚度6。1.6。采用地基處理措施時.平面處理范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可采用整片或局部處理地基。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應采用整片處理.2、局部處理時、平面處理范圍應大于基礎底面、且每邊應超出基礎底面寬度的1、4、并不應小于0,5m,3 整片處理時,平面處理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外墻基礎底面、超出建筑物外墻基礎外緣的寬度,不宜小于處理土層厚度的1.2.并不應小于2.0m.確有困難時.按處理土層厚度的1,2計算外放寬度,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大于4 0m時 可采用4。0m.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大于5,0m時可采用5。0m,大厚度濕陷性黃土地基大于6,0m時可采用6、0m。但應在原防水措施基礎上提高等級或采取加強措施、6,1、7.地基壓縮層厚度宜按下列方法確定,取其中較大值 且不宜小于5m.1,對條形基礎 取其寬度的3、0倍.對獨立基礎、取其寬度的2 0倍,對筏形基礎和寬度大于10m的基礎取其寬度的.0。8。1、2、倍,基礎寬度大者取小值.反之取大值。2,按下式計算,式中。pz,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在基礎底面下z深度處土的附加壓力值,kPa、pcz.在基礎底面下z深度處土的自重壓力值.kPa,λ、系數(shù).z深度下無高壓縮性土時取0。2。有高壓縮性土時取0.1,6。1.8 地基處理后的承載力,應根據(jù)靜載荷試驗結果結合當?shù)亟?jīng)驗綜合確定,其下臥層頂面的承載力特征值、應滿足下式要求,式中。pz。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下臥層頂面的附加壓力值 kPa pcz,地基處理后,下臥層頂面上覆土的自重壓力值.kPa.faz.地基處理后.下臥層頂面經(jīng)深度修正后的承載力特征值。kPa,6。1 9、處理土層底面處下臥土層的附加壓力pz。對條形基礎和矩形基礎,可分別按下列公式計算,1,條形基礎,2 矩形基礎式中。b 條形或矩形基礎底面的寬度。m.l,矩形基礎底面的長度,m,p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A底面的平均壓力值 kPa,pc,基礎底面處土的自重壓力值 kPa。z.基礎底面至處理土層底面的距離.m、θ,處理層地基壓力擴散線與垂直線的夾角。灰土,水泥土墊層可取28,30,素土墊層當z、b 0。25時取0、z,b、0.25時取6 z b.0,50取23,0 25.z.b。0 5時可內插確定 6.1,10,當按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及埋深時、宜對現(xiàn)場原位測試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 基礎寬度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宜取0,基礎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宜取1。6、1。11、地基處理方法應根據(jù)建筑類別和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結合施工設備,進度要求、材料來源和施工環(huán)境等因素 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綜合確定、可選用表6。1,11中的一種或多種方法組合,表6。1。11,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