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施工質量檢驗、主控項目10,4.1,纖維復合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錘擊法或其他有效探測法進行檢查,根據(jù)檢查結果確認的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總粘結面積的95,探測時。應將粘貼的纖維復合材分區(qū)、逐區(qū)測定空鼓面積,即無效粘結面積。若單個空鼓面積不大于10,000mm2,允許采用注射法充膠修復,若單個空鼓面積大于或等于10、000mm2,應割除修補,重新粘貼等量纖維復合材。粘貼時、其受力方向.順紋方向。每端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若粘貼層數(shù)超過3層、該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對非受力方向、橫紋方向,每邊的搭接長度可取為100mm,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檢驗方法,檢查檢測報告及處理記錄、10 4,2,加固材料 包括纖維復合材,與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結強度。必須進行見證抽樣檢驗 其檢驗結果應符合表10,4。2合格指標的要求,若不合格、應揭去重貼,并重新檢查驗收、表10,4,2,現(xiàn)場檢驗加固材料與混凝土正拉粘結強度的合格指標。注,1、加固前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T的規(guī)定.對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現(xiàn)場檢測與推定,2、若檢測結果介于C20,C45之間,允許按換算的強度等級以線性插值法確定其合格指標 3,檢查數(shù)量,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U的取樣規(guī)則確定 4.本表給出的是單個試件的合格指標 檢驗批質量的合格評定、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U的合格評定標準進行、10。4,3,纖維復合材膠層厚度。δ 應符合下列要求,1.對纖維織物 布。δ 1.5,0.5。mm,2.對預成型板,δ。2。0,0、3 mm,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 檢驗方法。每根構件檢查2處,但應選在膠層最厚及最薄處,用刻度放大鏡測量、一般項目10,4、4。纖維復合材粘貼位置,與設計要求的位置相比 其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10mm 長度負偏差不應大于15mm。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檢驗方法。鋼尺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