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設防要求3、2,1.防災避難場所的設防目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遭受設定防御標準災害影響下,防災避難場所應滿足應急和避難生活需求,避難建筑和.級應急保障基礎設施的主體結構不應發(fā)生影響避難功能的中等破壞、其他結構構件和非結構構件不應發(fā)生嚴重破壞,其應急功能基本正?;蚩煽焖倩謴?不影響使用或通過緊急處置即可繼續(xù)使用,應急輔助設施不應發(fā)生嚴重破壞或應能及時恢復 需臨時設置的應急設施和設備,應能及時安裝和啟用 2、在遭受高于設定防御標準的災害影響下.避難場地應能用于人員避難、在周邊地區(qū)遭受嚴重災害和次生災害影響時應能保證基本安全及保障避難人員基本生存.避難建筑和 級應急保障基礎設施,不至倒塌或發(fā)生危及避難人員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3.在臨災時期和災時啟用的防災避難場所.應保證避難建筑和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及輔助設施不發(fā)生危及重要避難功能的破壞、滿足災害發(fā)生過程中的避難要求,4、防災避難場所內與應急功能無關的建筑工程設施和設備,不得影響避難場所應急功能使用。不得危及避難人員生命安全。3。2 2。避難場所。設定防御標準所對應的地震影響不應低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相應的罕遇地震影響、且不應低于7度地震影響,3,2、3。防風避難場所的設定防御標準所對應的風災影響不應低于100年一遇的基本風壓對應的風災影響、防風避難場所設計應滿足臨災時期和災時避難使用的安全防護要求,龍卷風安全防護時間不應低于3h,臺風安全防護時間不應低于24h、3,2.4、位于防洪保護區(qū)的防洪避難場所的設定防御標準應高于當?shù)胤篮闃藴仕_定的淹沒水位.且避洪場地的應急避難區(qū)的地面標高應按該地區(qū)歷史最大洪水水位確定、且安全超高不應低于0,5m、3.2 5.對于非防洪和非防風避難場所、應根據(jù)其范圍內的河、湖水體的最高水位以及水工建筑物,構筑物的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閘門標高等 確定上下游排水能力和措施 保證避難功能區(qū)不被水淹 3。2,6。避難場所排水工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避難場所建筑屋面排水設計重現(xiàn)期不應低于5年、室外場地不應低于3年 2.中心避難場所及其周邊區(qū)域的排水設計重現(xiàn)期不應低于5年,3,固定避難場所及其周邊區(qū)域的排水設計重現(xiàn)期不應低于3年,4 防臺風避難場所排水設計應保證在100年一遇的臺風暴雨條件下,場所內避難建筑首層地面不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