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干作業(yè)成孔灌注樁5,9。2、機械干作業(yè)施工前,應充分了解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機械干作業(yè)成孔時 應埋設孔口護筒。防止孔口土方及孔口坍塌及積土回落孔內(nèi) 并滿足遇上層滯水或雨季的施工要求 成孔后.盡快驗孔和澆筑成樁,未澆筑混凝土前,應防止人或車輛在孔口蓋板上行走。5,9。3,人工挖土成孔后應進行混凝土護壁,護壁起支護與防水雙重作用 厚度宜為80mm。150mm,上下壁搭接50mm 75mm,護壁分為外齒式和內(nèi)齒式兩種、護壁通常采用素混凝土,但當樁徑。樁長較大.或土質(zhì)較差.有滲水時應在護壁中配筋,上下護壁的主筋應搭接 每段高度決定于土壁直立狀態(tài)的能力.以0,5m,1。0m為一施工段,護壁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便可拆除模板.再開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繼續(xù)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環(huán)。直至挖至設計要求的深度,5。9、4。樁凈距小于2,5m時 應采用間隔開挖和間隔灌注,施工時應跳挖。并保證最小的施工凈距5,0m。這是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考慮安全施工的需要.還應保證人工挖孔樁的孔徑不小于1200mm,人工挖孔樁挖孔深度不大于30m,人工挖孔灌注樁適用于無地下水或地下水較少或含砂量少的黏土 粉質(zhì)黏土或巖層,人工挖孔灌注樁是用人工挖土成孔。澆筑混凝土成樁.挖孔擴底灌注樁是在挖孔灌注樁的基礎上,擴大樁底尺寸而成.這類樁由于受力性能可靠。不需大型機具設備 施工操作工藝簡單,在各地應用較為普遍。已成為大直徑灌注樁施工的一種主要工藝方式 挖孔及挖孔擴底灌注樁的特點是,施工機具簡單,施工工藝操作簡便,占場地小,設備費用省。工程造價低.施工無振動 無噪聲,無環(huán)境污染 可多樁同時進行,施工速度快,但成樁工藝存在勞動強度較大。單樁施工速度較慢、安全性差,對周圍建筑物影響大等問題 挖孔及挖孔擴底灌注樁可用于高層建筑 公用建筑 水工結構.對地下水位較高。涌水量大.未經(jīng)截水處理的透水地層不應采用。淤泥.淤泥質(zhì)土層也不宜采用、挖孔灌注樁的施工可按下列步驟進行,定位放線、挖第一節(jié)樁孔土方、支模澆筑第一節(jié)混凝土護壁 在護壁上二次定位,安裝活動井蓋 垂直運輸架 起重電動葫蘆或卷揚機,活底吊土桶 排水.通風。照明設置,第二節(jié)樁身挖土,清理周邊孔壁、校核樁孔垂直度和直徑,拆上節(jié)模板、支第二節(jié)模板、澆筑第二節(jié)混凝土護壁.重復第二節(jié)挖土.支模。澆筑混凝土護壁工序 循環(huán)作業(yè)至設計深度 檢查持力層后進行擴底。清理虛土,排除積水.檢查尺寸和持力層,吊放鋼筋籠就位.澆筑樁身混凝土。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動性淤泥或可能出現(xiàn)涌土,流砂時、每節(jié)護壁高度應減小到300mm.500mm、并隨挖.隨驗。隨灌混凝土。同時也可采用鋼護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以及在混凝土中添加速凝劑、待穿過松軟土層和流砂層后 再按一般的方法邊挖邊灌注混凝土護壁,繼續(xù)開挖樁孔 開挖遇到流砂現(xiàn)象嚴重的樁孔時,先將附近無流砂的樁孔挖深,使其起到集水井作用.集水井選在地下水流的上方,少量滲水時,應在樁孔內(nèi)設置集水坑,當滲水量過大時。應采取場地截水、降水或水下灌注混凝土等有效措施、樁孔內(nèi)排水時,應注意地下水位變化 嚴禁在樁孔中邊抽水邊開挖邊灌注混凝土、包括相鄰樁的灌注。當?shù)叵滤疂B出較快或雨水流入 抽排水不及時,會出現(xiàn)積水.開挖過程中孔底要挖集水坑,及時下泵抽水。如有少量積水.澆筑混凝土時可在首盤采用半干硬性的。大量積水一時有排除困難的情況下、則應用導管水下澆筑混凝土的方法,確保施工質(zhì)量、5 9.6。同一段內(nèi)挖土次序先中間后周邊 模板高度取決于開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宜為1m 由4塊或8塊活動鋼模板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