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混流泵、軸流泵和旋渦泵4 4。1 泵就位前 應符合下列要求,1 泵本體.傳動裝置,驅動機應無損傷.泵軸和傳動軸不應彎曲.2.泵軸和傳動軸在軸頸處的徑向跳動,各聯軸器端面傾斜度偏差及聯軸器徑向跳動 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3.葉片外圓對轉子軸線的徑向跳動,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4,葉輪外圓與葉輪外殼之間的間隙應均勻.其間隙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5,橡膠軸承不應沾染油脂.6、進水流道應暢通.不得淤塞,7,應以進水流道為準.檢測驅動機基礎和泵基礎的標高和軸線 其允許偏差均為 2mm,并應按設計要求復核中間軸的長度。4,4,2、泵的安裝水平,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檢驗臥式泵的安裝水平,應在底座及其他加工面上縱,橫向進行檢測 其偏差均不應大于0,2.1000。2,應檢驗立式具有單層基礎的泵、驅動機與泵的安裝水平,應在其底座及其他加工面上進行檢測,其偏差不應大于0,2、1000。3.應檢驗具有雙層基礎的泵.驅動機和泵的安裝水平,應在其法蘭面上縱 橫向進行檢測,其偏差不應大于0。05,1000。且傾斜方向應一致、4 泵座軸線與進水管道軸線的同軸度應為2mm,4、4,3,解體出廠的泵的組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密封環(huán)應可靠地固定在泵體或葉輪上。密封環(huán)間在直徑方向的間隙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2、開式葉輪外圓與殼體的間隙應均勻 直徑方向的最大間隙應符合下列要求,1,葉輪直徑小于1000mm時、宜為葉輪直徑的1、5、2,葉輪直徑為1000mm,2000mm時 宜為2mm,3、葉輪直徑大于2000mm時,宜為葉輪直徑的1,4、半徑方向上的最小間隙 宜為直徑方向最大間隙的40.3、旋渦泵密封環(huán)與離心輪的直徑間隙,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4、旋渦泵的旋渦輪端面與泵休,蓋間軸向總間隙。應符合表4。4,3.1的規(guī)定.5,臥式混流泵轉子部件的徑向跳動,應符合表4 4。3,2的規(guī)定。6 旋渦泵裝配好的轉子部件離心輪密封環(huán)外圓的圓跳動,不應超過表4,4,3。3的規(guī)定.8,葉片的安裝角度和葉輪外圓的圓跳動.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 9,泵組裝完后。轉動轉子應靈活、無阻滯。10?;炝鞅煤洼S流泵的泵體、軸承體和填料壓蓋承受壓力的部件、應用不低于0。1MPa的工作壓力進行嚴密性試驗、且保壓5min后應無滲漏、4。4、4、泵試運轉前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1.9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進水口葉輪的淹沒深度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2.泵啟動前應打開出口管路閥門。3,泵啟動前應向填函上的接管引注清水.并應潤滑橡膠軸承.直至泵正常出水為止.4。全調節(jié)的泵宜減小葉片角度 并應待出水正常后再調至允許范圍。5 帶有真空泵的機組應先啟動真空泵,并應排出泵內氣體,4,4、5 泵試運轉時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1 10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各連接部位應牢固、無松動,并應無泄漏 2,電器.儀表工作應正常。油路,氣路,水路各系統(tǒng)管道不得滲漏.壓力、液位應正常 3,混流泵,軸流泵的滾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35 其最高溫度不應超過75,旋渦泵軸承溫升不應超過40.最高溫度不應超過80、采用橡膠或塑料水導軸承時.其注水壓力,注水量和使用溫度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4,齒輪箱內油的溫升應正常、油池的油位應保持在規(guī)定的刻度范圍內,并不得有漏油。5,填函處的溫升應正常、泄漏量應符合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 6,泵在無汽蝕工況下運轉時、振動速度有效值的檢測及其限值,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的規(guī)定、7.泵在規(guī)定的揚程和流量下連續(xù)試運轉時間。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 1.10條的要求。4,4。6,停止試運轉時,應按隨機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關閉有關的閥門,揚水管內逆止閥和防水倒流裝置的工作應正常,可靠。4.4 7。泵的進水位降低至規(guī)定的最低水位以下時.泵應停止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