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回轉窯,石灰豎窯及其附屬設備14.1、回轉窯及其附屬設備14 1,1,回轉窯及其附屬設備各部位砌體磚縫的厚度應符合表14 1。1規(guī)定的數(shù)值,表14。1 1 回轉窯及其附屬設備各部位砌體磚縫的厚度,回轉窯,單筒冷卻機14、1、2。回轉窯。單筒冷卻機筒體內襯的施工應在筒體安裝完畢 并應經(jīng)檢查和空運轉測試合格后進行,14、1,3、回轉窯。單筒冷卻機的筒體內壁應打磨平整 其表面的灰塵和渣屑應清除干凈,焊縫高度應小于3mm.14、1.4、砌筑內襯用的縱向基準線宜用垂吊、激光儀器法放線,每條線均應與筒體的中心軸線平行,砌筑前還應劃好平行于縱向基準線的縱向施工控制線。縱向施工控制線宜每隔1 5m設置一條。14,1、5、砌筑內襯用的環(huán)向基準線宜用垂吊轉動法放線 每10m設置一條。環(huán)向施工控制線宜每隔1m設置一條,環(huán)向基準線和環(huán)向施工控制線均應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筒體的中心軸線 14 1,6。所有砌筑均應按基準線和施工控制線進行 14、1。7、筒體直徑小于4m時宜采用轉動支撐法砌筑。直徑大于4m時宜采用拱架法砌筑。14、1,8 內襯兩種主磚應按設計比例均勻地交替排布 宜采用環(huán)砌法砌筑 強度較低的耐火磚宜采用交錯砌筑法.14,1,9,耐火磚之間應按設計正確使用接縫材料。耐火磚與筒體、或永久層,之間應緊貼,上,下層耐火磚之間應砌緊、14。1.10.采用拱架法砌筑時,應先砌筑下部半圈,然后將拱架安裝牢固.再從兩側同時將耐火磚逐塊頂至預定位置并緊貼筒體,或永久層、直至鎖口處附近位置.在鎖口區(qū),應先將兩側的耐火磚向左右兩個方向頂緊、然后再進行預排和鎖口、14.1。11、采用轉動支撐法砌筑時,應分段砌筑、每段長度宜為5m.6m.首先應從窯底開始.沿圓周方向同時均衡地向兩邊砌筑、砌過半周1層。2層耐火磚后 應支撐牢固,然后將筒體轉動1 4周、從窯底砌至水平、進行第二道支撐后轉動筒體,并砌筑至鎖口區(qū)附近 最后進行預排和鎖口,14.1.12 環(huán)砌時.環(huán)縫的扭曲偏差每米不應超過3mm.全環(huán)不應超過10mm,交錯砌筑時、縱向縫的扭曲偏差每米不應超過3mm,每5m不應超過10mm 14、1、13.砌筑至鎖口區(qū)附近時,應將主磚和插縫磚進行預排.鎖口區(qū)內的插縫磚和主磚應均勻地交替間隔排布,相鄰環(huán)之間的插縫磚應錯開1塊、2塊磚的位置.插縫磚加工后的厚度不應小于原磚厚度的2 3、并不得作為本環(huán)最后一塊鎖磚打入砌體內 14,1 14 鎖口區(qū)的最后一塊鎖磚均宜從側面打入拱內、當最后一塊鎖磚不能從側面打入時,可先加工鎖口一側的1塊 2塊耐火磚、使鎖口上下尺寸相等。然后將與鎖口尺寸相應的耐火磚從上面打入.并應在其兩側處用鋼板鎖片鎖緊.14、1、15 鎖口用的鋼板鎖片可采用2mm。3mm鋼板、每個磚縫中的鋼板鎖片不應超過1塊。每環(huán)鎖口區(qū)不應超過4塊鎖片 并應均勻地分布在鎖口區(qū)內,體形較薄的插縫磚和經(jīng)過加工的鎖磚旁邊不宜打入鋼板鎖片.14.1、16。每砌筑完一段或一環(huán)后.應拆除支撐或拱架 并應及時檢查耐火磚與筒體 或永久層,的間隙 不得出現(xiàn)下垂脫空現(xiàn)象。14。1,17。全窯完成砌筑、檢查、緊固后,不宜再轉窯。并應及時烘窯、投入使用.預熱器系統(tǒng)。箅式冷卻機及其他設備14,1.18,體積較小的下料管.閘閥和膨脹節(jié)等管件或設備的內襯 宜在地面或平臺上施工。14 1,19、各設備中預留的孔洞處應精心施工。并應逐個檢查、不得遺漏 14 1,20。各設備內,各設備之間的膨脹縫均應按設計留設。并應填充耐火陶瓷纖維、14。1,21 錐體,斜坡的坡度應準確,內襯表面應平整,并不得有與物料運動方向相反的逆向錯牙 14,1,22,砌筑平面直墻部位的耐火磚時 錨固磚應按設計規(guī)定排布、金屬錨固鉤后的固定座與殼體間應焊接牢固 并應用耐火陶瓷纖維塞緊,14.1、23.耐火澆注料施工前 在與其相接觸的砌體表面應刷防水劑。耐火澆注料的單次施工面積不宜超過1,5m2,14,1 24 砌筑窯門罩上部半圓耐火磚前。應在殼體上劃出施工控制線、拱環(huán)砌體不得出現(xiàn)歪斜.脫空現(xiàn)象,拱環(huán)砌筑的最后一塊鎖磚應從罩頂專用口處向下插入并用鎖片鎖緊。無專用口時、應沿磚環(huán)方向在殼體上開一個方形孔用于鎖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