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脆斷。brittle fracture,結構或構件在拉應力狀態(tài)下沒有出現(xiàn)警示性的塑性變形而突然發(fā)生的斷裂,2。1 2,一階彈性分析、first,order,elastic、analysis,不考慮幾何非線性對結構內力和變形產(chǎn)生的影響、根據(jù)未變形的結構建立平衡條件。按彈性階段分析結構內力及位移.2.1,3,二階P。彈性分析。second.order。P,elastic,analysis.僅考慮結構整體初始缺陷及幾何非線性對結構內力和變形產(chǎn)生的影響 根據(jù)位移后的結構建立平衡條件,按彈性階段分析結構內力及位移、2、1、4,直接分析設計法,direct,analysis method。of。design。直接考慮對結構穩(wěn)定性和強度性能有顯著影響的初始幾何缺陷。殘余應力.材料非線性 節(jié)點連接剛度等因素,以整個結構體系為對象進行二階非線性分析的設計方法.2 1,5、屈曲.buckling,結構.構件或板件達到受力臨界狀態(tài)時在其剛度較弱方向產(chǎn)生另一種較大變形的狀態(tài)。2、1 6、板件屈曲后強度 post buckling,strength,of steel,plate.板件屈曲后尚能繼續(xù)保持承受更大荷載的能力。2 1、7 正則化長細比或正則化寬厚比,normalized slenderness。ratio,參數(shù)、其值等于鋼材受彎,受剪或受壓屈服強度與相應的構件或板件抗彎??辜艋蚩钩袎簭椥郧鷳χ痰钠椒礁?。1 8,整體穩(wěn)定、overall stability。構件或結構在荷載作用下能整體保持穩(wěn)定的能力、2.1 9 有效寬度,effective,width,計算板件屈曲后極限強度時 將承受非均勻分布極限應力的板件寬度用均勻分布的屈服應力等效.所得的折減寬度.2。1、10。有效寬度系數(shù),effective。width、factor。板件有效寬度與板件實際寬度的比值 2、1.11.計算長度系數(shù),effective,length.ratio。與構件屈曲模式及兩端轉動約束條件相關的系數(shù).2 1,12、計算長度 effective.length。計算穩(wěn)定性時所用的長度。其值等于構件在其有效約束點間的幾何長度與計算長度系數(shù)的乘積 2,1,13.長細比。slenderness,ratio,構件計算長度與構件截面回轉半徑的比值 2.1,14、換算長細比 equivalent slenderness ratio 在軸心受壓構件的整體穩(wěn)定計算中,按臨界力相等的原則.將格構式構件換算為實腹式構件進行計算.或將彎扭與扭轉失穩(wěn)換算為彎曲失穩(wěn)計算時,所對應的長細比,2。1.15,支撐力。nodal。bracing、force、在為減少受壓構件,或構件的受壓翼緣.自由長度所設置的側向支撐處,沿被支撐構件、或構件受壓翼緣,的屈曲方向 作用于支撐的側向力.2。1。16 無支撐框架,unbraced frame.利用節(jié)點和構件的抗彎能力抵抗荷載的結構,2、1,17,支撐結構、bracing、structure。在梁柱構件所在的平面內、沿斜向設置支撐構件 以支撐軸向剛度抵抗側向荷載的結構。2。1。18,框架,支撐結構,frame。bracing、structure,由框架及支撐共同組成抗側力體系的結構,2.1.19 強支撐框架。frame,braced.with、strong bracing,system.在框架、支撐結構中。支撐結構,支撐桁架.剪力墻、筒體等、的抗側移剛度較大,可將該框架視為無側移的框架.2。1.20,搖擺柱,leaning,column,設計為只承受軸向力而不考慮側向剛度的柱子。2 1,21 節(jié)點域 panel.zone,框架梁柱的剛接節(jié)點處及柱腹板在梁高度范圍內上下邊設有加勁肋或隔板的區(qū)域,2、1.22,球形鋼支座 spherical,steel,bearing.鋼球面作為支承面使結構在支座處可以沿任意方向轉動的鉸接支座或可移動支座,2,1 23 鋼板剪力墻。steel。plate,shear、wall、設置在框架梁柱間的鋼板。用以承受框架中的水平剪力,2.1、24.主管.chord,member,鋼管結構構件中.在節(jié)點處連續(xù)貫通的管件.如桁架中的弦桿,2,1,25、支管 brace member.鋼管結構中,在節(jié)點處斷開并與主管相連的管件.如桁架中與主管相連的腹桿、2。1 26。間隙節(jié)點,gap joint、兩支管的趾部離開一定距離的管節(jié)點,2,1.27 搭接節(jié)點。overlap。joint。在鋼管節(jié)點處、兩支管相互搭接的節(jié)點.2,1,28。平面管節(jié)點 uniplanar,joint.支管與主管在同一平面內相互連接的節(jié)點。2,1、29,空間管節(jié)點。multiplanar,joint。在不同平面內的多根支管與主管相接而形成的管節(jié)點 2 1.30 焊接截面,welded section,由板件,或型鋼,焊接而成的截面,2 1、31,鋼與混凝土組合梁.composite,steel.and,concrete、beam,由混凝土翼板與鋼梁通過抗剪連接件組合而成的可整體受力的梁。2。1.32 支撐系統(tǒng)。bracing,system.由支撐及傳遞其內力的梁,包括基礎梁 柱組成的抗側力系統(tǒng).2.1、33.消能梁段,link。在偏心支撐框架結構中,位于兩斜支撐端頭之間的梁段或位于一斜支撐端頭與柱之間的梁段、2。1。34 中心支撐框架。concentrically。braced。frame。斜支撐與框架梁柱匯交于一點的框架.2,1。35 偏心支撐框架,eccentrically、braced、frame,斜支撐至少有一端在梁柱節(jié)點外與橫梁連接的框架.2,1,36,屈曲約束支撐,buckling,restrained,brace,由核心鋼支撐 外約束單元和兩者之間的無粘結構造層組成不會發(fā)生屈曲的支撐、2.1、37.彎矩調幅設計、moment。redistribution。design 利用鋼結構的塑性性能進行彎矩重分布的設計方法,2、1。38,畸變屈曲 distorsional buckling 截面形狀發(fā)生變化 且板件與板件的交線至少有一條會產(chǎn)生位移的屈曲形式。2。1 39。塑性耗能區(qū)、plastic,energy,dissipative zone。在強烈地震作用下,結構構件首先進入塑性變形并消耗能量的區(qū)域.2。1,40,彈性區(qū).elastic region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 結構構件仍處于彈性工作狀態(tài)的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