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主要硐室4、3.1 主要硐室應根據(jù)設備安裝尺寸進行布置 并應便于操作,檢修和設備更換。同時應符合通風.防水,防火等安全要求.4.3,2 主要硐室位置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選擇在比較穩(wěn)定堅硬的巖,煤、層中 并應避開斷層、陷落柱、強含水層和松散破碎巖,煤,層以及膨脹性巖層.2 主要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煤.巖 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的煤.巖、層以及有沖擊地壓危險的煤層中,3、井下機電設備硐室應設在進風流中.4。3。3 井下設置的主排水泵房.管子道,水倉,主變電所。架線電機車修理間及變流室、蓄電池電機車修理間及充電變流室 推車機及翻車機硐室。自卸礦車卸載站,爆炸材料庫及發(fā)放硐室.消防材料庫 防水閘門硐室、井下?lián)Q裝硐室。車輛存放間,避難硐室等各主要硐室.其平面和空間布置.安全設防及通風要求,支護方式及水倉有效容量等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煤礦井底車場硐室設計規(guī)范,GB,50416的有關規(guī)定、4,3.4,罐籠提升的立井井筒與井底車場連接處兩側巷道均應設置雙側人行道,人行道寬度不應小于1、0m、連接處巷道高度和長度應滿足設備布置和通過最長材料 下井最大件設備、罐籠同時進出車層數(shù)及操車設備的要求.其凈高不應小于4 5m,每側加強支護段長度不應小于井筒凈半徑的3倍、4,3、5.箕斗裝載硐室布置應根據(jù)主井提升方式.裝載設備布置、以及便于設備安裝.檢修,更換和行人安全等因素確定,箕斗裝載硐室位置、當大巷采用礦車運煤時.宜設在運輸水平以下,當大巷采用帶式輸送機運煤.且圍巖條件適宜時,宜抬高設在運輸水平以上,4,3 6,井底煤倉位置應根據(jù)大巷運輸方式 裝載硐室位置。圍巖條件及裝載帶式輸送機巷與裝載硐室相互聯(lián)接關系等因素經(jīng)比較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井底煤倉宜選用圓形直倉、2,布置兩個及以上的井底煤倉時、煤倉間應留有巖柱 其大小應根據(jù)煤倉所處圍巖的巖性確定,但凈巖柱不應小于其中最大煤倉掘進直徑的2 5倍 3.井底煤倉的有效容量應按合理平衡主運輸和提升能力確定.4、斜煤倉應采用耐磨材料鋪底.其傾角不宜小于60 4。3.7,清理撒煤硐室及水窩泵房布置應根據(jù)井筒淋水量 撒煤量。井底與運輸大巷相對關系和清理方式等因素確定 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主井底在運輸水平以下時,應將撒煤.淋水引至井筒外側,并應設置清理斜巷及清理、排水硐室 主井底在運輸水平時、應在運輸水平設清理硐室.不應設排水硐室 2、副立井井底清理方式.當主井底在運輸水平以下時.宜設至主井底泄水巷、并應集中清理、當主井底在運輸水平或集中方式不經(jīng)濟時.可在副立井井底水窩設置水泵,并應單獨清理,但應設置便于行人的通道 3 井底撒煤應采用機械化清理,4,3。8。礦井潛水電泵泵房應結合主排水泵房和水倉特點布置,宜與主排水泵房配水巷.水倉或井底水窩聯(lián)合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