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7,4.1 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應根據(jù)鋼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結構剛性.焊接方法,焊接環(huán)境及使用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要求應在焊接工藝文件中規(guī)定 并應經(jīng)焊接工藝評定驗證。7,4,2.焊前預熱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常用鋼種的最低預熱溫度應符合表7、4,2的規(guī)定,7 4,3.當焊件溫度低于0.時。所有鋼材的焊縫應在始焊處100mm范圍內預熱至15 以上,7 4.4,焊前預熱的加熱范圍應以焊縫中心為基準、每側不應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應小于100mm、7,4,5。要求焊前預熱的焊件 其道間溫度應在規(guī)定的預熱溫度范圍內,碳鋼和低合金鋼的最高預熱溫度和道間溫度不宜大于250.奧氏體不銹鋼的道間溫度不宜大于150.7,4,6。焊后熱處理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 當無規(guī)定時 管道的焊后熱處理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業(yè)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235中的有關規(guī)定,設備的焊后熱處理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壓力容器焊接規(guī)程、NB T,47015的有關規(guī)定,7。4。7 對有抗應力腐蝕要求的焊縫.應進行焊后熱處理 7、4,8、非奧氏體異種鋼焊接時,應按焊接性較差的一側鋼材選定焊前預熱和焊后熱處理溫度。但焊后熱處理溫度不應超過另一側鋼材的下臨界點.調質鋼焊縫的焊后熱處理溫度應低于其回火溫度,7。4。9,焊后熱處理的方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現(xiàn)場設備的焊后整體熱處理宜采用爐內整體加熱,爐內分段加熱。爐外整體和分段加熱等方法、現(xiàn)場設備分段組焊的環(huán)縫,管道焊縫以及焊接返修后的熱處理 宜采用局部加熱方法。2、爐內分段加熱時.加熱各段重疊部分長度不應少于1500mm、爐外部分的設備應采取防止產生有害溫度梯度的保溫措施。3,采用局部加熱熱處理時、加熱帶應包括焊縫、熱影響區(qū)及其相鄰母材、焊縫每側加熱范圍不應小于焊縫寬度的3倍、加熱帶以外100mm的范圍應進行保溫、7。4、10,爐外整體熱處理和局部加熱熱處理的保溫材料和保溫層厚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相關標準和熱處理工藝文件的規(guī)定,保溫層應緊貼焊件表面.接縫應嚴密、多層保溫時。各層接縫應錯開.在熱處理過程中 保溫層不得松動,脫落。7、4,11,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過程中,焊件內外壁溫度應均勻 管道后熱及焊后熱處理宜采用電加熱法,7.4、12.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時,應測量和記錄其溫度。測溫點的部位和數(shù)量應合理,測溫儀表應經(jīng)檢定合格。7 4,13.熱處理溫度在整個熱處理過程中應連續(xù)自動記錄,記錄圖表上應能區(qū)分每個測溫點的數(shù)值,熱處理過程中應防止熱電偶與焊件接觸松動,7,4 14,對易產生焊接延遲裂紋的鋼材,焊后應立即進行焊后熱處理,當不能立即進行焊后熱處理時 應在焊后立即均勻加熱至200 350,并進行保溫緩冷.保溫時間應根據(jù)后熱溫度和焊縫金屬的厚度確定,不應小于30min.其加熱范圍不應小于焊前預熱的范圍,7 4,15,焊后熱處理的加熱速度及冷卻速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加熱溫度升至400、時.加熱速度不應大于、205.25。t,h。t為焊件焊后熱處理的厚度、下同,且不得大于205,h 2,恒溫期間最高與最低溫差應小于65.3。恒溫后的冷卻速度不應超過 260.25,t.h,且不得大于260,h,400,以下可自然冷卻.7 4、16 奧氏體不銹鋼復合鋼不宜進行焊后熱處理。對耐晶間腐蝕要求較高的設備 當基層需要熱處理時 宜在熱處理后再焊接復層焊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