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9.波速測試15.9、1,波速測試可采用單孔法,跨孔法或面波法,波速測試可用于下列目的,1,確定場地類別,判斷場地地震液化的可能性.提供地震反應分析所需的場地土動力參數(shù)、2。計算設計動力機器基礎和計算結構物與地基土共同作用所需的動力參數(shù)、3。判定碎石土的密實度.評價地基土加固處理效果 4,利用巖體縱波速度與巖石單軸極限抗壓強度進行圍巖分級,確定巖石風化程度。并初步確定基床系數(shù)、圍巖穩(wěn)定程度、15、9,2.單孔法波速測試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測試孔應垂直,2,將三分量檢波器固定在孔內預定深度處、并緊貼孔壁。3 可采用地面激振或孔內激振 4.應結合土層布置測點,測點的垂直間距宜取1m。3m、層位變化處加密,并宜自下而上逐點測試。15 9、3.跨孔法波速測試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設置2個或3個試驗孔.且成一條直線 在第四系覆蓋層地段孔距宜為2m,5m。在基巖地段孔距宜為8m、15m,2、試驗鉆孔應圓直,并應下定向套管、套管與孔壁間應灌漿或填砂,3,當鉆孔深度大于15m時。應對試驗孔進行測斜、測斜點豎向間距宜為1m。測得每一試驗深度的傾斜角與方位。4,豎向測試點間距宜為1m、2m 三分量傳感器應緊貼孔壁。同一深度的剪切波.錘擊應正反向重復激振,并應互換激振孔與接收孔.經(jīng)重復試驗、確定剪切波的初至時間、15,9 4 面波法波速測試可采用瞬態(tài)法或穩(wěn)態(tài)法.宜采用低頻檢波器。道間距可根據(jù)場地條件通過試驗確定.15.9。5、波速測試成果資料整理應包括下列內容.1、在波形記錄上識別壓縮波和第一個剪切波的初至時間.2,根據(jù)壓縮波和剪切波傳播時間和距離,確定壓縮波與剪切波的波速、3,確定地層小應變的動剪切模量 動彈性模量。動泊松比和動剛度。4、穩(wěn)態(tài)面波法尚應提供波長.波速,15.9,6。土層的動剪切模量Gd和動彈性模量Ed可按下列公式計算。Gd,ρ、υs2。15,9,6 1,Ed。2、1、μd,ρ。υs2、15。9.6 2,式中,μd,土的動泊松比、ρ.土的質量密度.kg。m3。υs、剪切波波速、m,s,